次日一早,天才剛亮,在二皮溝裡,三叔公便忙碌開了,到處都是跑來詢問入學的人,萬人空巷。
三叔公不禁咋舌。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的。
畢竟如今陛下科舉取士,族學根本是無法競爭的過大學堂的。
教研組那裡,有的是經費,砸了多少錢啊!除此之外,還有雄厚的師資力量,更不是尋常的世族可比的。
顯而易見,世族的族學,將來隻會和大學堂的差距越來越大。
對於這事,三叔公自是不敢怠慢,忙讓人重申入學的條件,當然,走後門的人不少,都是想和三叔公攀上一點關係的。
三叔公當然不肯輕易讓人攀上交情了,開玩笑呢!想入學就得按二皮溝的規矩來,按了規矩,才對陳家有好處。你想和老夫攀親,這不就是損我陳家的利嗎?你是老幾?
他的態度很專橫,一副六親不認的模樣,雖是被人咒罵,卻是笑的合不攏嘴。
在休了一日之後,生員們又繼續入學,為接下來的會試發起衝刺。
教研組那裡,李義府頓時身價倍增,當日陳正泰就許諾了年底要給教研組上下發三年的薪水作為獎金,錢嘛,陳家不在乎,這教研組的人,卻需踏踏實實的留在此。
教研組中的先生們,如今也是乾勁十足,這說明他們走的方向是對的,而接下來……自當繼續研究教學。在這裡,日益受人尊重,既有體麵,薪俸又高,而且在此工作的人,子弟可以隨時入學大學堂,諸多隱性的福利,都是外頭給不了的。
這大學堂裡一派的喜氣洋洋,隻等過了一些日子,要開始招生了。
當然,前期招募的生員不能太多,如若不然,師資是不夠的,這師資是需要慢慢的培養,因為大學堂的聲名鵲起,學生要招募,先生也需招募,隻是這大學堂的先生,乃是肥差中的肥差,來應募的人,也是數不勝數,大家蜂擁而至,為了挑選出人才,也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
陳正泰這時卻不敢再去管大學堂的事了,畢竟太繁瑣,而且動輒有人想和自己攀關係,不拒絕嘛,則壞了規矩,可若是按規矩來嘛,麵上終究不好看。
陳正泰畢竟是個心軟的人,這等事,還是交給三叔公和李義府、郝處俊等人去處置才好。
對陳正泰來說,現如今……陳家最大的事,就是將馬車作坊給搭建起來。
經過了幾次改良之後,在改進了底盤,折騰出來了差速器,滾動軸承之後,這量產馬車大抵已可以實現大規模的生產了。
當然,這時代的差速器和底盤以及滾動轉軸終究還屬於比較原始的形態,可應用於馬車,卻是完全足夠了。
對於馬車,陳正泰是很上心的,畢竟,交通工具的改進,意味著路程的縮減,而且有利於未來對道路的改進!
何況……對於這個時代而言,一輛馬車終究還是涉及到了許多零件的整合,這比之生產較為單一的白鹽、瓷器、茶葉、刀劍等物而言,馬車的生產,乃是一個係統性的工程,涉及到了木匠、皮匠、鐵匠以及各種生產構件數十上百種之多。
某種程度而言,這樣的生產,才真正的開始勉強步入了工業初期的生產模式。
這樣的好處就在於,在生產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出一大批管理、生產、研究改良的人員,最後從量變引發質變。
宮裡的二十輛馬車,已經交付,都是精工打製的,浩浩蕩蕩的車隊,已直接送入了宮中,這奇異的馬車,自也是引起了許多的關注。
此後……開始放出了風聲,進行定製生產。
馬車自然是需要定製的,畢竟這玩意暫時是高端奢侈品,這車廂上,是不是要將你的名字和你家的閥閱雕刻上去,內裡采用皮料還是其他料子,外頭用什麼漆,都可以商量著來。
聽聞是宮中禦用之物,許多人都想試一試。
畢竟皇帝都坐這個,肯定差不到哪裡去。
因而定製的人不少,有了訂單,那麼就剩下生產的問題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陳家卻開始召集了家族之中重要的人,開啟了一項讓人瞠目結舌的計劃。
陳正泰在事先,就已將三叔公和自己的父親陳繼業叫了來先商量。
這事兒太大了,哪怕現在是陳正泰當的家,可沒有他們點頭,獲得他們的支持,隻怕也難讓陳家上下達成一致的。
“鋪軌道,從朔方鋪到二皮溝?”三叔公竟有些發懵,眼珠子都要掉下來:“從這兒到朔方,可是上千裡的路啊,正泰,你……吃錯藥啦?”
陳繼業坐著,努力的思索著陳正泰的話,他也覺得這有些是天方夜譚。
“叔公,這些日子,我一直都在思索著這件事,原本……最好的方法,是河運,可細細想來,若是挖掘運河,這工程過於浩大……”
三叔公聽到挖掘運河,臉都綠了……可等到陳正泰說工程過於浩大,臉色方才好了一些些,心裡在說,還好,還好,總不至挖掘運河。這樣一想,竟突然發現,陳正泰現在提的方案,也不至於如此難以接受了。
陳正泰繼續道:“可若是不挖掘運河,如何連同朔方呢,三叔公,朔方雖隻是一座城市,可是……朔方表麵上隻是一座城,實際上,卻是整個大草原的腹地,這麼一個地方,若是能聯通起來,未來的前景將有多大?既然沒辦法用運河,那麼就不妨,鋪設軌道。其實這件事,我早命人進行試驗了,鋪設的乃是木軌,用的是處理過的木料,鑲嵌在路麵上,而木軌需和車輪契合,如此一來,用上了特殊的車輪,加上這木軌,可將摩擦降至最低,可大大的提高運輸的能力,我計算過,同樣的車,若是在尋常的路麵,若是可行一個時辰三十裡的話,可若是在軌道上行駛,速度可提高至一倍以上,甚至更多。若是尋常的路麵,運載人員的馬車還好,可一旦想要運載沉重的貨物,馬是很難拉動的,可若是鋪設了軌道,就完全不同了。”
“這朔方想要壯大起來,將來便少不得要將源源不斷的皮貨和牛羊運來關中,而關中,也需將數不清的貨物,送至朔方,隻有互通有無,才可進而壯大朔方,壯大了朔方,也才可以以朔方為立足點,滲透輻射整個草原。”
“木質的軌道,花費固然是高一些,可相對於未來能得到的好處,卻是不值一提的。”
木質軌道其實在曆史上出現過,在蒸汽機車出現之前,人們一度用馬拉著車在木質軌道上跑,甚至一度,在工業革命之後,運用於大量的煤礦。
蒸汽機車想要成熟,隻怕還早著呢。
而木質軌道,顯然是一個還算可行,同時價格也能接受的方案。
要知道,大量貨物的運輸,若是隻在路麵上跑,運輸的日程和成本過於高昂了,想要真正讓朔方徹底的與關中連為一體,就必須得有一個更快捷和運輸成本更低的方案。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