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菌主”牽頭的試驗田項目取得初步成功,異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農業振興風潮。
尤其是一些偏遠的荒僻小國,對此格外積極。
連出了名不擅長農耕的獸人,都能在戈壁灘上取得豐收,他們有什麼理由做不到?
一時間,各方使團湧向菌臨城,請求在自己的家鄉規劃試驗田。
街邊的許多飯館酒館,已經逐步有“菌賜作物”列入菜單。
普遍口感紮實,同樣吃一碗的量,明顯比尋常飯菜更頂餓。
巨型土豆切塊打成泥後,蒸熟蘸著蜜水或乳菇汁吃,口感順滑香甜,幾勺就能吃飽。
另外還有顏色紅彤彤、尺寸足有一人高的碩大菌賜辣椒,很好地填充了刺激性調味料市場。
尤其裡麵的辣椒籽胎座部分,一小塊即可在異世界小人兒的視角熬出一鍋辣湯,燉肉、煮麵、燴菜都合適。
“嘶——帶勁!真帶勁!”
喝完一碗辣菜湯的鹿賁維連連吸氣,嘴唇都被辣紅了,卻痛快不已。
他望向對麵的巴格亞鹿:“吃完飯還加班不?我現在有用不完的力氣得發泄發泄!”
在巴格亞鹿的影響下,三個月試驗田苦乾沒有白費,鹿賁維名列該項目的“勞動代表”之一,獲得了當眾嘉獎。
曾經的摸魚心態頓時淡化許多,每天不加加班就渾身不自在。
而同樣拿到“勞動代表”名號的巴格亞鹿,卻已經有了新的目標。
他看看眼前的辣菜湯,再看看旁邊堪比他拳頭大的巨玉米粒,若有所思。
“菌賜辣椒不喜陽光、根係吸收深層培植區的養分,而菌賜玉米長得高能遮陽,吸收的是淺層培植區養分…
如果把它們搞到一起交叉著種,是不是會有更好的效果?”
懷著這樣的念頭,巴格亞鹿婉拒了鹿賁維的加班邀約,吃完飯匆匆跑去當地的“菌主”眷族辦事處,提交自己的想法。
得益於【信報菇】的強大通訊便利性,沒多長時間,他的想法便被整理為文字版,擺在了瓦沙魔法學院魔藥學教師蘇珊的桌子上。
“交叉種植…”
貌似農婦大嬸的蘇珊,眼中流露出學術者才有的智慧光彩。
對於“菌賜作物”,她們此前的主要精力集中於用本土魔藥構建培植區,形成輔助伴生關係,已取得不錯的成效。
如今,著眼於不同品種“菌賜作物”之間的交叉種植,似乎是個合適的新方向。
真能實現的話,或許能讓培植區利用率進一步提升,繼續加強耕種產出!
雖說蘇珊內心對此早已有預案,但下邊的人主動提出想法是值得鼓勵的。
用嘉獎來刺激積極性,是“菌主”慣用的手段。
菌子學院的教材中就有“三個臭皮匠頂個豬革亮”的故事,寓意集體智慧可以超越個體才能。
讓大家都敢說話、願意表達思想,文明的發展才能始終保持活力、萌發層出不窮的新創意。
蘇珊看到材料落款的提出人是“巴格亞鹿”,乍一看還以為是喆爿國那邊的起名風格,實則卻是伊潘仐莎聯合酋長國的鹿族獸人。
而且前不久剛得到“勞動代表”稱號,在首批試驗田的工人裡表現突出…
晚些時候,蘇珊的報告提交到分管學院的汪明孢子體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