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父”與“菌主”的謀劃,屬下們難以猜忖得到,都在按照各自陣營的模式生活。
區彆在於,“菌主”眷族顯得更從容不迫,畢竟類似擴展經貿圈的事情此前已經做過很多次。
教會控製地區相對更封閉些,但隻要耐心平穩推進,也不算多困難。
追求新鮮事物,是大部分人骨子裡都有的想法,達爾多教國人也並非例外。
隨著越來越多含有“菌主”元素的商品湧入,他們的生活品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再回頭看看曾經物資種類匱乏的日子,簡直恍如隔世。
最重要的是,“菌主”領地出售的東西普遍是規模化產物,【串串菇】、【墩墩菇】、【乳菇】汁、【毛毛菇】菌絲絨等等,皆是如此。
售價普遍不高,比起依賴大量人工費時費力的傳統產品,要實惠太多了。
【沼菇】公廁以及配套沼氣【烈焰菇】爐台的引入,使得達爾多教國的居民不再需要為清理排泄物和收集燃料發愁,每天能節省不少時間。
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有更多精力用於思考,用於學習新的技藝,為適應新生活做準備。
各方麵的改善有目共睹,尤其是和昔日教會一家獨大時做對比,人們嘴上不說,內心卻是門兒清,選擇了用腳投票。
暗地裡聯絡“菌主”眷族走線北遷的家庭越來越多,其餘沒走的人隻是覺得故土難離。
去教堂禱告的次數越來越少,更頻繁地跑去宣導隊駐地。
一邊愈發冷清,一邊門庭若市,誰都能瞧得出人心在往哪邊聚集。
“真是一群刁民,胳膊肘往外拐!”
教堂裡的白袍牧師咬牙切齒,盯得眼睛都發紅了,那些經過教堂門前的平民卻都裝作沒看到,加快腳步走遠。
“菌主”眷族宣導隊入境至今,不過短短三個多月,卻給達爾多教國的風氣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倘若再放任外來異教徒這樣下去,原本低眉順眼的平民豈不是都要騎到老爺們頭上了?
各種吃穿用度之物那麼便宜地賣給民眾,他們用得明白嗎?
該交給教堂進行統一管理、酌情發放才對啊!
達爾多教國從不養懶漢,底層平民憑什麼輕輕鬆鬆就過上好日子?他們懂得珍惜嗎?
白袍牧師越想越氣,尤其是這段時間已經很少聽到人們念教會的禱告詞,取而代之的是時不時脫口而出的“讚美菌主”。
“變了感恩對象,已經是異教徒了,必須嚴加處置!”
喀喀喀…
白袍牧師手中茶杯捏得粉碎,掌心被碎片劃破出血,他卻恍若未覺。
雙眼瞳孔泛起隱晦的紫光,起身走出教堂。
啪!
一個經過的路人被粗暴地抓住衣領,驚愕間,麵對的是白袍牧師的厲聲質問:“你!還信不信天父?信不信教會?!”
“我、我…”
路人被嚇得慌了,剛想解釋,卻感到頸間熱浪翻騰,一股熾熱的火焰轉瞬彌漫他全身!
“啊——”
慘叫聲中,燒成焦炭的路人仰麵倒地,生息漸止。
對麵的白袍牧師卻麵露笑容:“很好,你得到了淨化,要感激教會的恩情,以後你對天父的信仰絕不能再有半點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