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姐你先去忙,等回去後,我把東西都給你,包括我拿回來的地契。”
蘇蓉蓉點頭沒再說話就走了,她得去濟世堂一趟。
敏大夫人挺好的,她打算去那邊,跟他說一聲,關於“欠”錢的事,順帶抓幾副風寒藥以及跌打藥膏,在家裡備著。
不知道為何,她總覺得有些不安,怕蘭霞縣也會受影響,到時候雨下個不停。
本來馬上就要入冬了,一場雨一場寒,萬一再來個水患,她都不敢想象,到時候的日子會有多糟糕。
現代人的家裡,都會有家庭醫藥箱,她的空間裡也有。
但是這裡畢竟是古代,哪有生病了,不熬藥就能好的?
哪怕是做做表麵功夫,也得象征性的熬上一副。
所以,藥一定要抓,但不用多,風寒藥來個三副就行。
另外跌打的藥膏也來一些,隻要價格在她承受範圍內,多準備這些,總歸是不會有錯!
因這番打算,蘇蓉蓉這一出門,直到天黑才回去。
此時的她,藥都在空間裡不說,就連那些肉骨頭,也買了不少。
隻是這藥在敏大夫真心的建議下,變成了風寒藥十副,止瀉藥五副。
據說,現在醫館中的藥材,越來越少了,很多都供往福寧府和慶安府。
那邊的老百姓不僅得風寒,還得了痢疾。
總歸她買了,有備無患!
而肉骨頭,昨天還是一斤五文錢,結果今早變成六文,到了下午更是離譜,直接成七文了。
除此之外,還專門跑了幾個布莊,不僅買到了要做冬衣冬被的麻布,還買了些棉花。
因為受外頭水患的影響,棉花的價格一路高漲。
她手上的銀子不多,最後棉花隻買了一斤半。
布莊的東家說,以往這個時候的棉花,新下的是一斤八十五文,舊棉則是七十文。
然而現在受左右兩個府城災情的影響,因此棉花的價格一路飆升到一斤二百文。
要做冬衣,蘇蓉蓉咬咬牙,直接掏了。
至於棉被什麼的,她打算到時候借百裡錚的名義,從空間往外拿。
她和閨蜜蓋的冬被各有兩床,墊的也是各有兩床。
隻不過蓋的都是六斤的羽絨被,而墊的則是四斤棉花被。
眼下她也顧不上那麼多,打算回去後,就和村裡人買稻草,到時候自己編稻草墊。
然後把四斤的棉花被整合一下,做成兩床七斤的棉花被。
剩下兩斤棉花,用來繼續做冬衣以及冬鞋。
她已經做好了,今年是個寒冬的準備。
現在她帶著弟弟妹妹生活,那就一定要保障他們能安然地挺過這個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