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蓉蓉說隻做五天的飯,在做完最後一頓午飯後,便辭彆了衛氏等人。
等她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回蘇家村時,時間已是未時末。
馬車剛進入蘇家村,遠遠地就傳來蘇蕎蕎的聲音。
“大姐!”
蘇蓉蓉從馬車中探出一個頭,看到她,便讓大虎將她放下。
之後與桃丫一起,跟著蘇蕎蕎往回走。
“家裡還好嗎?”
“還好,就是兩個表弟膽子有些小,不太敢吃飯。”
蘇蓉蓉聽到這話,眉頭微蹙,而蘇蕎蕎繼續道:
“大姐,也不知道咋回事,不管我們怎麼說,他們每次都隻吃一點點。
比如半碗地瓜米或半個粗糧饅頭,連菜都不碰,都快愁死我了。”
“你們沒跟小姨說?”
“說了!小姨說兄弟倆習慣了,這會兒換了新地方,心裡戰戰兢兢不踏實。
怕自己吃多了,會遭嫌棄,所以……”
蘇蓉蓉沉默了下,又問:“那小姨呢,沒勸勸?”
“小姨坐月子,身子太差,到現在都下不了地。
三姐特意去問尤大娘,她說小姨情況與彆的人不同,需要好生養著。
所以三姐也儘量不讓小姨下地,便是要解手,都是三姐和妙妙姐一起攙扶她坐木桶上的。
尤大娘還有驚蟄嫂子她們都說,小姨那房間,男的不好進去,哪怕是誌明誌遠也一樣。
隔著房門的話,小姨說話聲音小,在門口聽不太清楚。
而那兩兄弟,是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每次站在門口,就喊一聲娘。
然後小姨在裡頭應一聲,就沒了!”
蘇蓉蓉:“……”
她怎麼記得,在現代的時候,都說產婦要下地走動,哪怕身子再差,也不能一直躺著不動?
小姨的身子弱,若是躺著一動不動,是不是不大好?
應該還是要適當走一下的吧?
還有,誌明誌遠是小姨的兒子,應當沒什麼好避諱的吧?
畢竟小姨又不要喂養小孩。
那兩個孩子都沒七歲,又沒到兒大避母的地步。
何況說,小姨這樣,也沒什麼見不得人的地方!
心裡想著這些的蘇蓉蓉,便又問:“那倆兄弟都不吃,你們沒夾?”
說到這個,蘇蕎蕎更無奈了。
“夾了,大哥特意用公筷給夾的。
結果第一天中午,就是大姐你走的那天中午,兩人嚇得連飯都不敢吃,之後更是連桌子都不敢上。
每次吃飯的時候,就捧著小碗,蹲在廚房裡。
對了,每次妙妙姐和三姐做飯,他們兩人就要幫燒火,幫打水。
發現家裡都不要他們乾這些後,又開始拿著布和掃把,開始掃地擦屋子。
等後來發現家裡這些都不用他們做,兩人又趁著有太陽的時候,上山撿柴火。”
蘇蕎蕎說到這,都無語死了。
她都不知道,原來還有人這麼愛乾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