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宋都尉,到底想乾什麼。
陳浪搞不明白。
……
到了第二天,縣城各處的布告欄上,出現了兩張全新的告示。
第一張是通緝令,通緝的對象就是紅蓮會,舉報、活捉紅蓮會骨乾,都能得到衙門的嘉獎。
第二張則是退款告示,所有給紅蓮會交了錢的百姓,都可以去衙門領取自己的會費。
第二張告示,獲得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評。
因為老百姓也沒想到,失去的錢,竟然還能找回來。
尤其是那些交了幾百兩上千兩的人家,更是對衙門感恩戴德,一塊塊歌頌衙門功德的匾額,如雪片一般往衙門裡麵飛。
實際上衙門隻追回來了一小部分贓款,其餘的贓款,早就被轉移走了。
多出來的這部分錢,是衙門自掏腰包給老百姓補上的。
作出這個決策的人,是常安民。
來到臨水縣後,常安民一直都不顯山不漏水,衙門的事情,也多是交給主簿、縣丞二人去處理。
這也讓臨水本地的官員,誤以為常安民就是下來鍍金的,對他生出了幾分輕視。
然而常安民隻是在等一個機會。
不發聲則已,發聲就要驚人!
補償老百姓損失,就是常安民來到臨水縣後,發出的第一個聲音。
足夠震耳欲聾。
衙門內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這些官員認為,老百姓自己犯蠢,給騙子送錢,憑啥要用衙門的錢來補這個窟窿?
但常安民一改之前的態度,變得無比強硬,最終還是促成了這件事兒。
至此,臨水縣本地的官員們,才終於意識到,這個人可不是來鍍金的。
衙門在內鬥,皇城司也沒閒著。
幾個皇城司的人,來到了南河縣河中村,打探陳老漢一家的下落,結果得知陳老漢一家,一夜之間就搬走了,沒有人知道他們去哪兒。
這幾個皇城司的人,用嫻熟的技巧,從村裡人的口中,打探到了一些陳浪的事情。
這是一個人渣忽然變成才子的故事。
至於為什麼會轉變,同樣無人知曉。
當然,皇城司最關心的,依舊是陳浪的年齡。
但問了一圈下來後,得到的答案都是二十五歲。
確實跟李世榮遺腹子的年齡對不上。
將這個情報上呈給宋柯後,宋柯意識到,想要真正搞明白陳浪的年齡,還是得找到陳老漢一家。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宋柯給自己的屬下,下了死命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