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陰雨,造成西山礦場到京城的道路泥濘不堪。拉蜂窩煤的板車,時不時陷在泥坑中,寸步難行,這讓煤場掌事太監,郭慶感到大為惱火,幾天時間才運出去一千多塊,沒辦法,他隻能騎馬回宮麵見朱由檢。
“皇爺,連日的陰雨,礦場到京城的路太難走了,一路都是坑坑窪窪的,板車陷進去,就弄不出來,可能會耽誤皇爺你的計劃。”跪在地上一身泥巴的郭慶慘兮兮的哭訴道。
朱由檢一聽,這麼惱火的嗎?。這古代基礎設施太差了,怎麼弄?
想了一會兒,說道:“暫時先不運了吧,等路況好一點再說。你先回去收拾一下,你看看你這一身,全是泥巴。”
“遵命。皇爺。”說完躬身離開了東暖閣,東暖閣裡的王承恩連忙讓人把郭慶趴過的地方清理一遍,一地的水漬。
“皇爺,那蜂窩煤店是不是就要等幾天開張啊,”王承恩躬身說道。
“這不也是沒辦法的事嗎?電視裡都說貨賣堆山,就那幾個蜂窩煤,怎麼賣?”朱由檢突然想到什麼。“老王,你去把工部的人叫過來。”
王承恩躬身接旨,然後在殿門外,搞了一把傘,邁著小碎步朝著內閣走去,這時朱由檢打開宋應星寫的天工開物,翻到了三合土的那一頁。這個東西不是低配版的水泥嗎?如果讓工部的工匠升級一下,效果會不會更好?可惜宋應星不在。去河南了。
不多時,正在內閣執勤的工部尚書蔡國用來到東暖閣,行了拜見之禮後,朱由檢把手中的書拿給蔡國用,讓他翻到三合土那一頁,
蔡國用仔細的看完三合土這一頁,心想:“這個東西,我們工部會做啊,皇帝這是乾嘛呢?”躬身說道:“陛下,這個東西我們工部能做啊。就是造價不便宜。”
朱由檢淡淡的說道:“朕知道你們能做,朕的意思是讓你們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進做一個加強版出來,”
“不知陛下想要怎樣改進。?”
“蔡卿,宋卿這本書上麵說,石灰石和粘土混合加上其他一些東西就成了三合土,造價有點高,特彆是這糯米,雞蛋。朕希望把三合土的造價降下來,質量提上去”沒文化的零零六,隻能這樣說了,他不像其他人什麼都懂,也不願意什麼事都去呼叫長江。他想試著自己來解決一些困難。人不可能一輩子依靠其他人。
蔡國用躬身回到道:“陛下,臣隻能讓工匠們試試,至於能不能達到陛下的要求,臣也不敢打包票。”
朱由檢無奈的點點頭,:“行吧,這件事情就給工部了,希望你們儘快出好消息。”
蔡國用便躬身告退,退出東暖閣回工部安排去了,
因為陰雨的原因,西山到京師的路況極差,所以原本定於八月初一開張的蜂窩煤店不得不推遲了幾天,
初五這天,華服店所在的那條街的街尾,靠近崇文門的二層樓房,一樓的鋪麵上,鑼鼓喧天,張嫣和袁妃一身常服,主持著蜂窩煤店的開業,許多老百姓圍在鋪麵前麵,看著裡麵新奇的玩意指指點點。
“哎,你說,這是賣啥玩意的啊,裡麵堆滿了,黑不溜秋的東西,圓的,上麵還打著很多孔。”一個年紀不大的人,問著旁邊的人,
旁邊的人,回答道:“聽裡麵的人說,這是蜂窩煤。好像是用來取暖的。”
圍觀的老百姓,議論紛紛,一臉看稀奇的神色,這時,張嫣和袁妃從鋪子裡麵走出來,把門匾上的紅布扯下來,蜂窩煤店,四個大字,閃著鎏金的光芒。
然後張嫣走到人群前仔細的介紹了,爐子和蜂窩煤的使用方法,一眾老百姓才恍然大悟。紛紛前往店裡,仔細詢問如何使用,張嫣不停的讓煤場的工人,進行講解。
“店家,這個東西真的能像你說的,一塊蜂窩煤能燒一鍋飯和一壺水?”
張嫣笑眯眯的指著一個爐子說道:“這個爐子,剛剛點燃。現在我們就來為大家做實驗,”讓人搬來一口鍋,和打好的一壺水。
十多分鐘後,飯香四溢,讓周圍的老百姓頓時感到饑餓感接踵而至,飯熟之後,又把燒水壺放了上去,幾分鐘後,燒水壺呼哧呼哧冒著熱氣,裡麵的水已經開始翻騰起來。
老百姓瞪大了雙眼,這是好東西啊,這時有人高聲說道:“這個東西這麼好使,一定很貴吧。”聽著聲音就知道是托,沒錯,這是錦衣衛裝的。
穿著便裝的郭慶,高聲回答道:“爐子是十兩銀子一個,愛惜著用的話可以用兩三年。蜂窩煤是十文錢一塊,比你們燒柴火便宜多了。”
圍觀的百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樣的話,真不錯嘞。於是眾人紛紛掏出銀子,來購買爐子,張嫣讓煤礦護衛隊的人,維持好次序,讓他們一個一個來,並且讓店裡的小二(也就是太監和宮女),認真的給顧客講解爐子的使用方法,並且把注意事項,一一的講解清楚,而且,還給每個來購買爐子和蜂窩煤的顧客發了一張使用的注意事項,還在爐子的周圍用刻上了,禁止在密閉的環境中使用蜂窩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