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盛京的陷落,孫傳庭命令遼東軍一鼓作氣,收複了整個遼東。然後兵分兩路,一路攻陷鐵嶺之後,繼續北上,一直打到了科爾沁的老巢。
一路則沿著撫順,打到赫圖阿拉。掀開了奴酋努爾哈赤的棺材板,任其暴屍荒野。
代善帶著剩餘女真族人,不停的北逃。最後竄出了大興安嶺以北,不知所蹤。
隨著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北方的天氣越來越冷,孫傳庭,這才讓部隊,收了兵。
遼東軍告捷的消息如同冬天的雪花一樣,紛紛向著京師傳來。在皇宮裡的朱由檢每天都是喜氣洋洋的。
“一群原始人,跟朕鬥,知道什麼是科技嗎?”朱由檢看著手中的奏折,緩緩說道。
“那,皇爺,什麼是科技呢?”磨著墨的王承恩隨即問道。
“科技,科技就是讓老百姓進步的東西。比如,原來人們種田,隻能用手一點一點的刨,後來人們就發明了各種犁具。”
“皇爺,就像皇爺讓馬車工廠弄的自行馬車一樣。”
“這隻是一種,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讓咱們的老百姓生活的更方便,但是做不出來。”頓了頓朱由檢隨即說道“老王,你去讓內閣的人過來,討論一下遼東地區接下來的安排。”
“老奴遵旨。”
大概半個時辰後,王承恩帶著內閣一行人,來到了乾清宮。
“臣等參見陛下。”
“免禮,坐下說。”
小太監們連忙端來幾個凳子,放到宮殿內。待眾人坐下,朱由檢緩緩的開口說道“遼東的仗,基本上已經打完了,相信內閣也收到了詳細的奏報了。現在我們要討論一下遼東地區的未來。”
“陛下,您想要怎麼弄?”聰明的倪元璐把問題丟給了朱由檢。
聞言,朱由檢怔了怔。然後說道“諸位愛卿怎麼看?”
好嘛,這二杆子皇帝又把問題丟了回來。朱由檢的想法是“老子花了那麼多錢,給你發俸祿,你們什麼都不用想的嗎?”
眾臣麵麵相覷。鄭三俊躬身說道“陛下,要不咱們還是像原來那樣,設置衛所來控製這些地域?”
“衛所?那個製度不是被朝廷淘汰了嗎?怎麼又弄那個?不行,不行”範複粹連忙反對道。
“那就用流官製唄,就是遼東剩餘的女真人怎麼處理?”
“怎麼處理?直接砍掉唄,以絕後患。”不得不說,楊嗣昌是真狠,一言不合就要滅人家全族。
“砍掉,是不是太可惜了?現在大明各項的建設需要大量的人手,用來挖礦和修路不是挺好的嗎?正好那些韃子力氣大。”範景文隨即躬身說道。
“對對對,我覺得範大人說的有道理,他們不是喜歡讓人當奴才嗎?就讓他們來給大明的百姓當奴才?”
“不行,我大明百姓不需要,你是不是又忘記了,奴酋原來就是奴才,最後反叛的。修路,挖礦可以,但是必須要加看管。而且不能在關內。”
朱由檢看到爭論不休的內閣眾人連忙開口說道“好了,好了,大家說的有道理,但是朕怎麼覺得有點偏題呢?”
“陛下,其實現在遼東的漢人百姓十不存一,遼東這一塊,要或者不要,對我們來說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如果要治理的話,就得把關內的漢人遷過去。估計大明的百姓都不會去的,誰願意去那個苦寒之地啊。”
“鄭大人的意思是,遼東我們直接放棄,就像當初的交趾布政使一樣?那朝廷打下來的意義又在哪裡?”
朱由檢看著火花即將點燃的時候,連忙出聲製止了,“要,我們肯定是要要的。其他的不說,就是那邊的煤炭和鐵礦,就能夠我們大明使用數十年的。還有肥沃的土地,為什麼不要?”
“陛下,你是想遷漢民過去嗎?恐怕老百姓們都不願意吧?”
“放心吧,朕不會強製一個漢民遷過去。全憑他們自願。”
“這個,能做到嗎?”
“很簡單,隻要我們在報紙上,宣傳那裡有很多的礦產,朝廷會低價出售開采權。你們覺得他們會去嗎?”
“會,肯定會,那些商人肯定會趨之若鶩。”
“隻要商人去了,他們肯定會帶大量的勞工過去,這不就行了。”
“陛下聖明。”
“行了,彆拍馬匹了,那就采用流官製,成立遼東行省,孫傳庭的遼東軍,負責遼東的守衛工作。確保我們大明商人和百姓在遼東,不會被打擾。像什麼土匪,流寇,馬匪什麼的,通通剿滅了。”朱由檢隨即想到什麼了,繼續說道“對了,倪愛卿,遼東軍的封賞出來沒有?”
“陛下,內閣經過商討,已經弄出來了,您過過目?”說完,倪元璐掏出一本折子遞給了王承恩。
朱由檢接過王承恩傳過來奏折,緩緩的打開,隨即仔細的閱讀著。隨即搖搖頭。“孫傳庭這麼大的功勞,不封國公說不過去吧?還有祖大樂,一人逮了兩個親王,封個侯也不過分啊。這樣吧,一個國公,三個侯爵。五個伯爵。你們按照軍功來定。其他的按照你們的意見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好的,臣等下去之後,就重新擬草。”
“那就先這樣吧,諸位愛卿,今天忙不忙?”
“陛下,有什麼吩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