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原本應該帶著王承恩共赴煤山的朱由檢,正在乾清宮裡和王承恩下棋。
“皇爺,承讓了,嘿嘿”
“老王,你這個棋藝見長啊。”
“那裡,都是皇爺指導的好。”王承恩一臉的諂媚的說道。然而心裡卻腹誹道“這個棋簡直沒有難度,純粹看眼力,我老王啥都差,就是眼力好。”
正當他們準備來下一盤的時候,外麵的太監來報,“稟告皇爺,禮部尚書,範大人來了?”
“他來乾什麼?讓他進來吧”
範複粹躬身走出乾清宮,來到禦前,隨即躬身行禮,“微臣參見陛下”
“平身。範愛卿,你一大早就過來,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嗎?”
“回陛下,朝鮮王李倧,要求回朝鮮去。”
“他怎麼突然想回去了?京師不好玩了嗎?”
“遼東的韃子已經滅掉了,現在朝鮮屬於無主的狀態,他得回去把位置占住。當然他沒有說的這麼直白,意思肯定是這個意思。”
“範愛卿,你怎麼看?”
範複粹愣了一下,我能怎麼看?想了一下,隨即說道“既然他想回去,就讓他回去好了,朝鮮長期沒人治理也不是一個事。”
朱由檢想了一下,過了好一會兒,才慢慢說道“行吧,讓他回去吧,不過朕有一個要求。就是要所有朝鮮人,必須說漢話。那些嘰裡咕嚕的語言就彆用了。”
“陛下,你是想?“
朱由檢淡淡的說道“朕有一個夢想,就是要讓世界上的人,都會說漢話。那就從朝鮮開始吧。以後凡是來我們大明做生意的人,必須使用漢話交流,不會漢話的,就讓他們回去學學再來。”
“他們會同意嗎?”
“他們朝鮮的官方語言就是漢話,有啥不同意?這樣吧,把他叫過來問問不就知道了嘛?”朱由檢隨即對著王承恩說道“老王,讓人去把李倧叫過來。”
“老奴,遵旨。”王承恩隨即走出殿門,讓人去叫人去了。
“對了,陛下,微臣想起一個事,想問問陛下的意見。”
“嗯?什麼事?”
“前幾年京師弄得新式學堂,學生差不多都快畢業了,這些學子怎麼安排?”
“你是說,中級學堂嗎?看他們自己的意願吧,願意參加科考的就參加科考,不願意的也可以去各個商會應聘,現在會算數的人才,可是很搶手的。”
“陛下,明年的科考還是像原來一樣嗎?”
朱由檢點點頭,“現在各地都很缺人,特彆是識字的人,特彆是海貿大興之後,那些個海商們,天天在碼頭上挖人。”
就這樣聊著聊著,李倧來了,走進乾清宮後,躬身行禮。
“小王參見陛下。”
“平身吧,聽範愛卿說,愛卿想回朝鮮了,?”
“回陛下的話,是的,韃子已經退去了,小王也應該回去履行職責了。”
“回去可以,不過朕有一個要求。”
“陛下,請講,隻要小王能做到的,肯定全力以赴。”
“不難,朕想讓你在朝鮮境內推行漢話。”
“啊,這。這臣恐怕做不到。”
“有什麼難處嗎?沒關係,提出來,朕幫你解決。”
李倧一臉的難色支支吾吾的說道“陛下。這...恐怕不好施行啊,您也知道朝鮮的民眾大多數都是山野村夫,不受教化。再加上,小王確實沒有那麼多財力物力來推行此事。”
“哦,朕明白了,缺錢,對吧?”
李倧不情願的點點頭。
“這個好辦啊,朕讓商業銀行給你們貸款不就行了,按照最低的利息。怎麼樣?”
李倧眼睛一亮,心說“這個好啊,反正回去也要花錢,沒錢,誰認你這個王。至於其他的等我回去了,做不做就看我的心情了。”
於是立刻開口說道“如此甚好。那小王就多謝陛下了。陛下的要求,小王回去之後,即刻施行。陛下,小王有一個請求。”
“說說看。”朱由檢抿了一口茶說道。
“小王希望陛下能夠派遣一支大軍隨行。小王怕朝鮮境內那些不安分的人質疑小王的正統身份。”
聞言,不止朱由檢愣住了,連範複粹也愣住了,隨即兩人眼裡放著光。
“好,朕答應你,派一支精銳進駐朝鮮,幫你們維持治安,掃清剩餘的韃子力量。不過這個駐軍的軍費?”
“陛下,放心,小王一力承擔。”
“好,有魄力,朕會讓兵部派一支精銳進駐朝鮮。”
“那小王就多謝陛下了。小王這就回去準備,不日就返回朝鮮。”
朱由檢點點頭,“那你去吧,你去商業銀行找劉文耀,就說朕說的,低息貸款,至於細節,你自己和他們談。”
“小王遵旨,謝陛下隆恩。”說完,李倧躬身離開了乾清宮。
李倧走後,朱由檢緩緩的說道“範愛卿,你讓楊嗣昌,物色去朝鮮的人選,要求就一個,不可以欺壓普通老百姓,要讓朝鮮百姓認為,大明的軍隊是來保護他們的。如果這個李倧不聽話,就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