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弄個新花樣_隻會撈錢的朱由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25章 弄個新花樣(1 / 1)

祖大樂和吳三桂帶著兵馬繼續向西北行進,打到了貝加爾湖畔。

“沒想到,有一天,我祖大樂也能飲馬瀚海。哈哈哈哈”

“舅舅,這一片的白毛子,被我們清除的差不多了,什麼時候回去啊?”

“回去乾嘛?你們沒見這一片廣袤的森林,被那些白毛子占了,實在可惜了。”

“那您的意思,繼續往北打。”

“對啊,打到打不過為止,我們就撤。”

“好,那就聽您的。”

於是,祖大樂和吳三桂帶兵繼續前進。一直打到了葉尼塞河,因為天氣原因,不得不返回。

“舅舅,我的天啊,這裡比遼東還冷。”

“可不是嘛,都不知道這裡的人怎麼生活下去的。”

兩人率領著部隊回到厄爾口城的時候,大雪封山。實在是走不了了,便讓軍隊在那裡駐紮下來。得益於羊毛的禦寒能力,手下的士兵除了有一些稍微凍傷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吃的喝的全從湖裡來。

直到春回大地,遼闊的貝加爾湖開始解凍。他們這才從厄爾口城出發,向東北打,把俄羅斯人在東邊的據點,全部拔出。隻要天氣開始變冷,他們就往回走。

這一來一回,讓大明的疆域整整的擴大了近一倍。

大明的境內的商人也知道了這片廣袤的大地,物產豐富,各種毛皮,木材,礦物等等都是大明的緊俏商品。

每一年的開春時節,各大商會的商會就從漠南出發,穿過漠北草原,到達這一片廣袤的大地。在這裡停留兩個月,收集各種毛皮,礦物,和木材等等,然後在開始返回大明。

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就成了路。最後商人們為了延長在北方大地上停留的時間。開始在原來的路上,鋪設了水泥路。修建了各種橋梁。一些蒙古人,漢人,回回。也慢慢的遷移了過去。

直到厄爾口城以北幾十公裡的地方,商人們在那裡發現一個巨大的煤炭礦。

連朱由檢都不停感歎,真是一個好地方。隨即命令,遼東軍派遣一部分軍隊駐守在那裡。為了加強北邊的控製,同時在商人的攛掇下。大明朝廷開始修建了一條到厄爾口城的鐵路。

這個時候的大明,已經是東邊的巨無霸。隨著手工業和機器工業的興起。大明的地主已經轉型成為了新興地主。生產各種糧食,經濟作物。大明的土地不夠,就去海外買,大明的勞動力不夠,也去海外買。

葡萄牙人因為是率先和大明簽訂貿易條約的國家。吃到了第一波紅利。若昂四世在和朱慈烺簽訂條約的第二天,便召集葡萄牙所有船隊的老板。組織了一個上百艘大船的船隊,浩浩蕩蕩的奔赴大明。

為了沿途的安全,若昂四世把自己的主力艦隊派去給船隊護航。一年半後,他們返回的時候,拉回了大量的羊毛布,絲綢,陶器,還有蜂窩煤。

這些商品隨即在歐洲的上層社會流行起來。葡萄牙的經濟瞬間就活絡起來。幾年時間,若昂四世便打造了一支強軍和西班牙對抗著。

順天府,皇城,乾清宮裡。朱由檢看著劉文耀呈上來的,新的一版紙幣。

“表弟,這個新版的紙幣真不錯。手感,防偽比以前的上了一個檔次。”

“陛下,這都是那些工匠的功勞的,臣不敢居功。”

朱由檢點點頭,“朕知道。你下來之後好好的獎勵他們。用心乾活,朕保證他衣食無憂。”

“臣明白的。”

“哦,對了,銀幣在發行一些小麵額的,其他大額的,讓它慢慢退出市場吧。"

“陛下,你看看這個行不行?”劉文炳從懷裡掏出幾個銀色的銀幣。跟市麵上的銀幣不大一樣

朱由檢接過銀幣。“這是?”

“陛下,這次用鐵做的。好像加了一些東西,就變成這個顏色的了,臣覺得好玩,就讓工匠們做了幾枚玩。”

“這裡麵沒有銀子?”

“一點銀子都沒有!”

“這會不會太狠了?”

“不會吧,小麵額的嘛。一般都是百姓坐車用的。就像原來的銅子兒。”

“行,可以,就用這個造吧。”

“陛下,還要給你說個事?”

“說吧!”

“文耀,前幾天來說,商業銀行的紙幣不夠用了。要我們加大生產。”

“不夠用了?不會吧?難道有人把紙幣存起來?”

“這個臣不知道。不過臣聽說,很多海貿的大商人,都是用紙幣在海外收購或者出售自己的商品。會不會跟這個有關係?”

朱由檢隨即想到一個可能性。輕聲的說道:“如果全世界都隻使用我大明的紙幣。你說,這個世界的財富會不會都聚集在我們手裡?”

劉文炳一聽,瞪大了雙眼,看著自己的皇帝陛下。

“陛下,你是說,讓我們大明的錢幣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裡都能花出去。”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你回去之後,加大印刷,舊版的紙幣也開始回收。按照一比一的麵額換成新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都市逍遙天醫 過分野 鐵騎壓境,大帥千金邀我去邊關 湘陽路警事 穿書後天幕直播我登基 不嫁高門,誤惹金枝 清冷仙尊被蓄謀已久的魔尊撿回家 靈氣複蘇:開局覺醒無敵領域 天幕放映:在二戰前,放二戰曆史 盜筆:在張家打黑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