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時空節點。
應天府。
華夏宮殿建築的集大成者——故宮。
從承天門一路直行到奉天殿前廣場之上,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領著太子朱標以及群臣正在看著空中的天幕。
“爹爹,這天幕所言當真?我大明日後將何去何從?”
朱標此時剛滿二十,太子之位也坐了近七年之久。
朱元璋傾儘了無數心血培養他的好大兒。此時他也明白自己大兒被這天幕擾亂了心神。
他用粗糙的手掌輕輕的拍打著朱標的後背,說道:“興亡自有定數,如今你已知曉這往後天下之事,豈不能提前做好安排?”
安慰了朱標後,朱元璋神色凝重的看向天幕。
內心中輕聲的問著自己:“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真就沒有哪個王朝能逃脫這個命數嗎?未來世界究竟是怎樣的?”
朱標思索著老父親的話語,心下暗暗點頭,隨後再次開口。
“爹爹,這天幕所言,咱大明海上勢力乃是世界巔峰。可如今您剛剛裁撤市舶司,海禁命令也已經發布。”
朱標隨後打住,求知的眼神看向老父親,並未再繼續說下去。
兩人身後的群臣戰戰兢兢的看著老朱家這對父子。
朱元璋立國後,一直是將海禁視為國策,絕不容忍有人乾預。
今日,雖說有天幕為引子,但太子殿下提及此事,群臣不由得擔心朱元璋會不會懷疑有人慫恿太子。
朱元璋掃了群臣一眼,隨後說道:“海禁是不得已而為之,東南沿海倭寇橫行,海禁可防備倭寇。”
“另,海禁一開,我大明又要給前來的朝貢者封賞,今大明初立,根基尚淺,當下最重要的是讓百姓們吃飽飯。”
朱標聽後點頭示意。兩人再次望向天幕。
群臣也都跟著鬆了一口氣,將注意力轉移到天幕之上。
天幕畫麵繼續播放。
“究其原因,還是古代交通不便,華夏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西麵是祁連山和沙漠,南有十萬大山,西南有青藏高原,北有陰山,燕山和蒙古高原。”
“如此地形,導致了對外擴張不利。古代政令從中央到地方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很難說做到有效管理。”
“明初,曾在東北設立了奴兒乾都司,在越南也設立了安南郡,可到最後,都是放棄了。”
“再說海路,在大明以前,古代的航海技術不發達,跨海作戰更是無從談起。”
大明時空節點。
北京紫禁城。
剛剛遷都便遭遇大火的朱棣失去了他的辦公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