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古人們並不知道細菌微生物的存在,但以他們的智慧卻能想出一些方法來抑製細菌微生物的滋生。”
“這些方法雖然做不到完全殺死細菌,但也有著一定程度上效果。”
“這些微生物存在於幾乎所有的地方,如果身體受傷了,出現皮膚破損,這個時候,我們的生理屏障遭到破壞。”
“這些微生物就會在傷口大量繁殖,造成嚴重的感染。”
“19世紀以前,外科醫生最擔心的不是手術失敗,而是擔心手術切開病人皮膚後,病人發生後續感染而死亡。”
“大英外科醫生李斯特就指出,外科手術是需要消毒的。而消毒的手段是用消毒劑。”
“通過李斯特的無菌手術,感染概率大大的降低,但是消毒劑僅僅隻是作為一種預防的措施。”
“如果病人最終感染了,這個時候再用消毒劑也是於事無補。”
“一戰期間,弗萊明就用消毒劑去處理傷口,但是結果並不好,並且消毒劑本身是有毒的。它會讓人體本身的免疫細胞被破壞。”
“這也讓弗萊明意識到,必須去尋找比消毒劑更有效的抗擊細菌的武器。”
大漢時空節點。
長安未央宮。
接連出現兩種神藥讓所有人都難以平複激動的心情。
特彆是青黴素的出現,劉徹都陷入了極度的興奮中。
如果能將青黴素弄出來,那麼大漢的軍事力量將會成倍的增長。
“陛下,顯微鏡果然和放大鏡是有關係的。”
主父偃激動的指著天幕上顯微鏡的圖片說道。
剛才視頻的鏡頭直接從顯微鏡的觀察口去拍攝雨水中的微生物。所以眾人都看清楚了放大後的效果。
“顯微鏡要抓緊時間研究出來,這個儀器是必不可少的。”
說話的是之前趕過來的禦醫義妁,如今也是醫學研究院的首席醫官。
要想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特性,最基礎的條件便是要能看到它們,此時顯微鏡的重要性那就不言而喻。
“這個顯微鏡製造出來後,想必咱們的認知都會被徹底打破。”
公孫弘想到剛才說的微生物無處不在時,他很難想象自己身上會不會有無數的微生物正在爬來爬去。
“這麼一說好像確實很難接受的感覺,你能想象比如士兵傷口潰爛時,上麵竟然有無數的蟲子在繁殖?”
主父偃想到剛才顯微鏡裡出現的雨水中的微生物,不就是蟲子嗎?
他這麼一說,眾人無不打了個冷顫。恨不得馬上用烈酒去洗個澡。
“這麼說的話消毒手段也是不能殺死所有細菌的,否則不會還是有那麼多人因為感染而死亡。”
劉徹此時想到了這一節,不然就不會有青黴素這個神藥了。
“陛下說得沒錯,消毒也隻能作為一種預防手段,真正消滅細菌的還得要專門的藥物。”
義妁對青黴素也更好奇了,到底它是怎樣殺死細菌的呢。
果然視頻馬上驗證了他們的說法。消毒隻能預防,並不能完全殺死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