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的連發槍研究進度怎麼樣?”
嬴政吞咽了一下發乾的喉嚨,轉身問向馮去疾。得到的結果是搖頭,這讓他不由得有些失望。
“陛下,即便能研發出來,但咱們的也養不起。”
屠睢的話傳來,讓嬴政想到了剛才那恐怖的彈藥消耗量。這似乎真的養不起。
“基礎工業,咱們還是要大力發展基礎工業。”
李斯看到了關鍵的東西,沒有基礎工業,再先進的武器也造不出來。即便造出來,上哪裡去弄那麼多子彈。
此時大秦火槍彈藥的製造大部分都是手工製作,故障率高不說,產量也不高。所以現在都是隻裝備幾個新式部隊。
嬴政聽完後,也知道是自己太心急了,剛才被加特林的威力驚呆了。
要發展基礎工業,又必須要培養足夠的人才,直接又將問題推到了教育方麵。
所以這事急不得,隻能靠時間的積累。畢竟後世的東西和現在的大秦跨越太大了。
“原來如此,加特林是個醫生。”
尉繚的話讓眾人的注意力回到天幕上。
眾人看到這段介紹也大概能猜到,這架威力超凡的機槍發明人可能就是這個加特林醫生。
隨後他們又被這個醫生發明了一個大殺器的邏輯給整懵了。
“這家夥莫非是個殺人狂魔?”
馮去疾猜測道。但沒人會信他的猜測,這麼有身份的人怎麼可能是個殺人狂魔?
“還是教育啊。”
嬴政看到加特林的履曆後,想到了教育問題。一個醫生都能發明這樣的東西,不正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本身也是個發明家,可能從小就接觸這些奇奇怪怪的事,所以思想比普通人更是天馬行空。”
李斯同樣認可教育普及的好處,教育能開民智,這才會去啟發人思考。
“就是不知道誰教育他發明了加特林機槍。”
馮去疾帶著疑惑問道。因為他實在想不通,怎麼用加特林去懸壺濟世。
天幕繼續播放。
“1818年的夏秋交季,理查德·喬丹·加特林出生於北卡羅萊納州的一個奴隸主家庭,家中擁有一個1000英畝的大型種植園,而加特林從小的夢想其實隻是——好好種地。”
“為了提高種地效率和產量,酷愛發明的加特林倒騰出了不少好東西,雖然申請的第一項專利好巧不巧地在幾個月前被人搶注了。”
“但在21歲時加特林還是發明了一款播種機並申請到了專利。所謂倒騰機槍非我本意,種地割麥才是出路。”
“眼看著種地前途一片光明,但在1845年時加特林不幸感染天花病毒,在鬼門關走過一遭後加特林便立誌從醫:我要拯救世人!普渡眾生!”
“經過不懈努力,地主兒子加特林順利地於1850年獲得了俄亥俄州醫學院的醫學博士學位。”
“眼看著一位治病救人、懸壺濟世的高學曆醫者即將上崗,但加特林自此之後除了娶了一個名醫的女兒當老婆外,沒乾過半點跟醫生有關的事情。”
“他更是從未掛牌行醫過,而是繼續去倒騰自己的農業發明去了。”
“自那以後,加特林又發明了麻繩粉碎機、蒸汽拖拉機,極大地推動了農業領域的發展,倘若他一直在地裡這麼乾下去,一輩子也是富足安穩。”
喜歡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請大家收藏: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