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排隊槍斃的戰術死傷太過慘重,那麼隻要造出一款射速夠快、一支更比六支強的武器,就可以減少上戰場的人數從而減少傷亡。”
“再說有了這款槍槍,我軍就隻需要兩個人上戰場,這樣也能能夠極大減少我軍傷亡。”
“在此之前,人們也嘗試過許多提高射速的方法,但無非是簡單地增加槍管數量,也就是並排安裝多支步槍。”
“或是純粹地增加彈膛數量,相當於左輪步槍,而加特林根據多年的種地經驗,基於此前研發的播種機的思路研發了一款獨特結構的武器。”
“他為每一根槍管都配備了獨立槍機,在轉動過程中多根槍管按序進行著推彈入膛、擊發、退殼拋殼的動作。”
大明時空節點。
紫禁城。
天幕停止播放的這段時間裡,大明發動了對帖木兒帝國的戰爭。
憑著先進的火器技術,以及長時間的籌備,麵對冷兵器軍隊形成了碾壓的態勢。
如今西域全境回到了大明的控製下,前線推進到了蔥嶺一帶。
迫於後勤的壓力,逐漸轉攻為守,開始了對西域地區的收複和改造工作。
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基礎道路的建設,方便日後各種物資的調動。
此時蒸汽拖拉機的出現,讓宋禮覺得可以研究出蒸汽機為動力的汽車,大一點,慢一點不要緊,隻要能在公路上拉貨便行。
所以這時他向朱棣等人請示後立刻便安排工部和研究院的人開始研究。
“我就不得不佩服西方人的腦回路。結果這個原因竟然是因為受傷死亡的人太多,他直接發明可以讓人不要受傷的武器。”
朱瞻基直接被這樣的腦洞驚呆了。
而其他人轉頭看向胡元澄這個安南王子兼大明的武器大師。
“彆看我,我可沒有這麼神經病的想法。”
胡元澄無語的說道。
老子研究武器就是保家衛國,怎麼可能有這樣奇葩的想法。老子又不是有毛病。
如今的安南早就成了廣南,也早沒了藩屬國的稱呼,胡元澄也早就是大明人。
“彆管人家思想怎麼會這麼奇葩,但他的腦子可真沒問題。否則怎麼能研究出這種大殺器。胡元澄是正常人,你們可彆以為研究武器的人腦子都有病。”
朱棣哈哈一笑,拍了拍胡元澄的肩膀表示勉勵。
眾人聞言皆是笑了起來。
“原來加特林的思路是這樣來的,我有些明白了。”
胡元澄望著天幕上出現的加特林分解圖,腦子裡瘋狂思考。
眾人見他望著天幕一動不動,也沒人敢出聲打擾,生怕打斷他的思路。
朱棣看著這一幕內心是喜不自勝,他知道或許不久大明就能搞出這種大殺器了。
不過他想到軍工涉及到的基礎工業還是要大力發展。
如今的下遊生產全靠著大明龐大的工匠人才,到現在都沒有實現工業化的量產,這點確實要想辦法。
前方的軍報中有多都顯示了炸膛,以及精度的問題。這完全就是工匠個人水平的問題。
說到底還是發展的太快了,太跳躍了。現在拿下西域後,國內對工業的基礎確實要好好的梳理一下。
喜歡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請大家收藏: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