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30米的距離,角度上麵隻需要微微調低一點點角度,這門新迫擊炮上還沒有實現距離標尺,這些都要等有人計算後,讓王承柱慢慢測試驗證才能標注上去,要不誰知道究竟能打多遠。
第三發炮彈轟出去後,很快那邊就驚喜回報,打中了目標,一個模仿九二步兵炮的木頭架子被炸粉碎!
不愧是炮神王承柱,三兩下就試出來性能,開始發威了。
老李在旁邊看得有些羨慕,但是這玩意真吃天賦,獨立團這麼多人,柱子選了半天也就是攏出來20多個苗子。
“柱子,你這一下子打準的方法能不能普及一下?”李雲龍試著問了一嘴道。
“團長,這是已經完成了測距的瞄準,隻要把角度看好就能打很準,這個沒有什麼技術,但是我們打仗的時候必須靠自己測距,測量準才考技術。現在我們使用的這個拇指測距方法入門容易學精難,方法和經驗體會我都是交給大家了,可是實踐還得大家自己揣摩揣摩,多練習多體會。”王承柱說道。
王承柱也很無奈。
拇指測距對於他來說已經如同本能一樣,用拇指一舉差不多就八九不離十。但是這玩意隻能意會無法言傳,王承柱本身也是沒有多少文化,吃的就是這個天賦。
“哎,隔天問問任老弟,這個測距能不能搞點好用的家夥事,他見識的洋玩意多,說不定就有什麼玩意可以測距。”李雲龍隨口嘟囔道。
“團長,要是真要那個玩意,咱們炮兵指哪裡就打哪裡。可是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還有這樣的東西。”王承柱接口道。
新炮在王承柱的測試下,性能相當理想,連續打了十幾發炮管都表現穩定,任重提供的這個鋼管鋼材質量無可挑剔,按照王承柱自己的估計,比民20還強那麼幾分,至於最大距離的差異,估計是迫擊炮裝藥品質和數量差異,但是現在新出產的炮彈已經非常穩定,無論是距離還是殺傷半徑,所以王承柱並沒有建議改變。
這就意味著楊村造迫擊炮可以定型了。王承柱終於有了自己的新炮,開始為自己的炮兵排進行高強度的訓練。
作為82毫米迫擊炮的補充,原本任重是看中了60毫米迫擊炮作為連排火力,但是由於帶貨能力嚴重不足,任重覺得沒有必要浪費從主位麵帶60毫米管子,而是選擇將82毫米迫擊炮作為遠程火力,而近程火力則繼續沿用小鬼子的擲彈筒設計。
任重從原來時空中八路創造性仿製改進的小鬼子八九式擲彈筒基礎上,適當加厚加長了原來的擲彈筒管子,改進彈丸彈頭曲線,取消了難以加工的內部來複線,直接改成滑膛結構,這樣比起原來的生產工藝要求又低了很多。
借助現在平爐煉製的優質碳素鋼直接製造成初步鋼板,然後鍛打成“20厘米厚、30厘米寬”的鋼條,采用螺旋卷焊的辦法,製成500毫米長的發射筒。比小鬼子的原版本增加了100多毫米,這種混合變體的擲彈筒雖然增加了不少重量,但是實測最大射程可以達到900米,性能方麵相比鬼子的原版又提升了不少。
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60毫米迫擊炮前進拋射火力的作用,對於打擊敵人的機槍火力點、擲彈筒正好形成壓製。
對於任重來說,暫時在連排級替代60毫米迫擊炮是可行的。
隻是這樣一來,擲彈筒的生產就有些費鐵匠,張萬和和李雲龍又得忙乎把根據地左近鐵匠集中到楊村就近開展擲彈筒的生產。
由於材料完全自產自銷,工藝上成熟,楊村的擲彈筒的產能很快在82毫米迫擊炮研製成功前就飆升到每個月100具左右。
但是炮手方麵的問題凸顯更加嚴重了。
第二更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