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這一邊,對背後的針對完全不知情,
已經閉關開始研究起了熔煉雷曜晶石製作傀儡,
這一閉關,又是一個月的功夫,
再加上兩界珠空間中的時間,足足兩個月,
他也是終於整出了七台成品的傀儡。
這麼長時間,很大功夫都是花在材料的煉製上。
由於雷曜晶石的密度實在太大,而且材料的延展性、韌性等方麵完全不適合直接用來當作傀儡外殼,
隻能在網上不斷地翻找資料,尋找著合適的煉製手法,
最終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了幾篇相關的論文,
而且實驗過程極為詳實。
隻不過那論文裡麵用到的雷曜晶石非常少,而且成品也隻是一點點,
不知道大批量煉製的時候會不會有什麼其他的問題。
“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全部喂到嘴邊、不勞而獲!”
“我還是自己嘗試一下吧!”
周立也是打消了聯係原作者的想法,決定自己繼續下麵的研究。
自從看了那些學長寫的論文,他也是對實驗的各個步驟也是有了係統化的認知,
那也是無數科研人員總結出來的,
所以也是在嘗試改變自己以往隨意的風格,按部就班的來,把每一個步驟的實驗操作、過程、結果記錄下來。
之後根據論文上的方式,諸多輔助材料不同量的增減來找到最合適的配比。
其中,在最難的材料煉製環節上,周立有‘地脈精火’相助,反而沒什麼問題,
卻在材料性能測試上犯了難,
畢竟人為的感官跟機器測量的敏感度方麵還是有不小差異的。
好在傀儡競賽社團的活動室裡麵有一些相關的設備,
當初李振他們煉製傀儡時也購置了一些,畢業了也沒帶走,
周立作為社團成員,自然也是能夠進入的。
如今恰好也是正處在暑假的時間,社團的成員基本上都已經回家了,
他使用起來倒也沒有什麼人來搶。
後麵他也是索性把材料煉製的場所搬到了活動室來,煉製完成就直接進行測試,
在儀器上把相關參數記錄下,
反複數十次測量之後,也是得出了材料最佳配比的點。
這最終的結果卻是跟他找到的那篇論文的結果有點差異,
畢竟他加入的雷曜晶石的量可是那論文裡麵的足足幾十倍。
材料煉製好之後,其他方麵就簡單很多了,
直接按照他之前的步驟按部就班的來,
這才在這段時間裡麵煉好七台。
‘砰~砰~’
周立一拳輕輕敲上去,一陣悶響傳來,
光是聲音就跟原先的傀儡差上一些。
“這七台新材料的傀儡,就叫‘新石號’!”
“原先剩下的九台用木料煉製的,就叫‘舊木號’!”
“免得後麵我自己叫起來也不順口。”
“先試試這新石號傀儡的強度!”
他本想親自上手,但轉念一想,
或許讓這兩個傀儡直接正麵對抗效果更好,
孰強孰弱,一目了然。
喜歡你說我修仙靈根差,我笑你沒外掛請大家收藏:()你說我修仙靈根差,我笑你沒外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