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左軍來了
漢江之上,一支龐大的船隊正順江南下,這支船隊最終會彙入長江後往武昌方向而去,沒錯,而其中有一艘個頭極大的福船顯得有些鶴立雞群的感覺。
福船之上掛著一麵大大的“左”字旗,沒錯,這是左良玉的大軍,正走水路往武昌而去。
年初左良玉帶兵剛剛霍霍了武昌城,所以當他向楚王提出留在武昌幫忙守城的提議後,楚王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也不知現在的朱華奎會不會感到一絲後悔?
張獻忠開始圖謀武昌後,崇禎已經多次催促左良玉帶兵支援武昌,但直到漢陽陷落後他才開始出兵,就這已經比原曆史要快一些了。
“父親,此去武昌,定要讓那楚王給咱們賠禮道歉,再雙手奉上勞軍銀才行!”說話的是左夢庚,他自上次在河南被楊破虜一槍打傷之後,經過半年的療養,才能下床行走。
這一次其實左良玉是不想讓左夢庚跟著一起去的,多年前的許州兵變已經讓他隻剩下了左夢庚一個獨苗,若再有什麼損失,怕是左家就會斷後了呀。
但左夢庚卻偏偏要跟著來,還說道:“父親就不怕再來一個襄陽兵變?”
左良玉一聽似乎還有三分道理,於是便將這個寶貝兒子仍是帶在了身邊。
“那是一定,楚王老兒不識趣,這次必須要讓他多放一點血才行!”左良玉狠狠說道,經過無序擴招,他的部下已經達到了二十萬,就算大部分都是烏合之眾,也要銀子養啊。
戰船就在快要彙入長江主乾道時,隻見岸上有一隊騎兵正向船隊奔來,應該是左軍的夜不收。
很快便有小船將夜不收接上了旗艦,隨即向左良玉彙報了武昌城的最新情報。
“什麼?張獻忠第一次渡江失敗了?”左良玉神色惱怒,似乎對於這個本應是好消息的的消息不怎麼滿意。
“幫助武昌城的正是李岩的軍隊,據可靠消息,他已經投靠了王塵!”夜不收繼續彙報道。
“王塵,又是王塵,父親,這個王塵怎麼處處都要跟咱們做對?”一聽到王塵的名字,左夢庚就如炸了毛的雞一般,情緒變的十分激動起來。
左良玉的城府還算較深,沒有表現出太過明顯的情緒出來,但他的目光中卻透露出一股明顯的敵意。
“王塵……”左良玉口中喃喃自語一番,當即下令:“命令船隊再快一點,兩日內必須要抵達武昌城下。”
漢陽城中,張獻忠獨坐於知府衙門內,張可望他們已經回來多日了,一想到對岸的鎮國軍,他便愁上心頭。
那天夜裡,官兵將他們的渡船一把火全部燒掉,現在想過江都難。
“義父!”這時,張可望過來向張獻忠請安。
“可望來了,有何事情?”張獻忠低聲問道。
張可望向張獻忠行了一禮後道:“左良玉要來了……”說實話,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左良玉大軍對闖軍的勝率一直不高,但對張獻忠的軍隊幾乎百戰百勝,張獻忠往往一聽到左良玉的大名,就要連夜跑路。
“該死!”張獻忠怒喝一聲,如果不是鎮國軍壞他好事,此刻他說不定都已經坐在武昌城中慶祝了。
“左良玉來的好快!”冒完火,張獻忠心中仍是泛起一陣疑慮,左良玉這是轉了性子了,為什麼不等他將武昌城攻下就過來?
正常情況下不應該是張獻忠將武昌城攻占,劫掠一番後,左良玉再來打敗獻軍,坐收漁利嗎?
“義父,左良玉即將到來,咱們是否暫避其鋒芒?左軍軍紀渙散,時日一長,楚王定會再將其趕走,到時咱們再伺機而動?”張可望試探性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可望,不是義父說你,什麼都好,就是大局觀差了點,左良玉為何一直以來都能擊敗我軍,而敗於闖軍,個中緣由你想過沒?”張獻忠沉聲問道。
張可望人稱“一堵牆”,這個外號源自他在戰場上英勇沉著的表現,而其平時為人處事也體現出了這方麵的穩重,但也正因如此,人稍顯有些保守。
此時被張獻忠一問,他竟不知道該如何作答,隻道:“或許是因為闖軍確實要強一些?”
“放屁!”哪知張獻忠卻表現的極為激動起來:“都說我張獻忠是賊,他李自成難道就不是賊,既然都是賊,我能差他到哪裡去?”
“左良玉之所以能夠打敗我們,輸給闖軍,主打的就是一個養寇為患,你以為他打不贏李自成?錯!他也打得贏,但要是李自成被滅了,朝廷是不是就該對付他了?”
張獻忠在給自己最看重的義子單獨開小灶,張可望自然是細心聆聽。
“那左良玉為什麼又非得要將咱們擊敗呢?”張可望仍是有一點不理解。
“你想啊,朝廷要他剿匪,如果他不剿出一點成績出來,崇禎還會給他升官,給他撥下軍餉嗎?”張獻忠耐心的給張可望解釋。
“原來如此!”張可望一臉釋然,隨即心中也想明白過來:“義父,所以這一次咱們就不用逃了?闖軍已是昨日黃花,左良玉如果還想繼續養寇為患,是不是就必須要敗於我們?”
張獻忠聞言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表情,看來張可望算是“孺子可教也”。
“不錯,但他未必會敗於我們,但絕不可能再像以前一般將我們趕儘殺絕!”
張獻忠想起崇禎十一年時,自己在鄖西被左良玉砍中兩刀,射中兩箭,要不是張可望舍命相救,自己怕是那次就要噶了。
“報!”突然就在這時,門外傳來傳令兵的彙報聲。
“西王,城外有自稱左軍使者求見!”
“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張獻忠微微一笑。
張可望不解的望著張獻忠問道:“義父,你莫非知道左良玉要派使者來?”
“倒也不是,隻是略有猜測,讓左軍使者來見本王吧!”張獻忠下令。
沒過多久,就見一名留著三縷長須的老者被帶了進來。
“在下左大帥幕僚曾伯長,見過西王!”老者規規矩矩地向張獻忠行了一禮。
喜歡明末:從鬆錦大戰首逃開始請大家收藏:()明末:從鬆錦大戰首逃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