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佑帝垂眸不語,顯然是在思考並消化定國公和元盛井的話。
定國公和元盛井也不催他,讓他安靜地思考。
不知過了多久,安佑帝終於想通了,並下定了決心:“你們說得對,可該派誰去支援胡國呢?”
“北境大營要防止韃靼聲東擊西,所以定北大將軍不能動。”定國公便開始分析起來,畢竟朝廷內外的軍事部署,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黑水大營要防止胡國趁機南下,所以鎮守的溫將軍也不宜調動。”
“如今朝中,將軍一大堆,但是正經能領兵出征的卻寥寥無幾。”
說到這兒,定國公就忍不住來氣。
按道理,想要當將軍,那得是由一個個的軍功成就的。
也就是所謂的:一將功成萬骨枯。
可安文帝為了削減定國公的軍權,以各種名頭封了不少的將軍。
但沒一個頂用的,當年韃靼入侵,定國公遭到暗算墜馬重傷,不能再領兵作戰了。
當時安文帝就抓緊機會,往北境塞了不少的‘將軍’。
可結果呢,沒有一個能打的,跑得倒是一個比一個快。
最後還是元盛檸帶著女護衛營,拿著定國公的虎符,才將北境的局勢穩住,將韃靼驅逐回草原上。
就這麼說吧,安文帝在位期間,封的將軍比他爺爺和老子開國那會兒封的還多。
但加一起,都還沒有一個元盛檸管用。
這樣導致了如今滿朝的將軍,卻無能可用的場麵。
再三盤算過後,定國公好似下定了某種決心般:“不如就讓我”
“我去。”元盛井拉住了想要請戰的定國公:“爹,您年紀大了,經不住長途奔襲。”
定國公:“我”倒也沒有老到那份上。
元盛井卻不給他說話的機會:“況且京城還需要您坐鎮,以免被人鑽了空子。”
若不是他看出了定國公的請戰之意,元盛井是不願意出這個風頭的。
他說他爹老了,並不是信口胡謅,雖然說在上輩子,五十多歲也隻能被定義為中年人。
但這裡是人均壽命都不長的古代,他不放心讓他爹一把年紀了,還去戰場上冒險的。
安佑帝見元盛井請戰,便問道:“你需要多少兵馬?可有把握?”
“韃靼此次集結了六個大部落的主力,還有一些小部落,人手約莫有五六萬左右。”元盛井看向定國公:“咱們是去支援胡國的,我帶太多人也不合適,就抽調三萬人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