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是武當門長因他坐化,那他算是攤上事了,攤上大事了,這可比左門長因無根生而死問題大多了。
首先定位就不一樣,無根生是邪,左門長是正,隻有正的一方會去找他麻煩。
但張之維是正,武當門主也是正,那他可真就是裡外不是人了,其他先不管,單單是師門那關,便不好交代。
“虛驚一場,都有收獲,本來還說論道一下,現在看來算是不用了!”
他也不去打擾武當門長,屏聲靜氣,盤坐在武當門長的身邊,為他護法。
…………
…………
而此刻,山穀外駐足的眾人,久久沒有聽到有動靜傳出,頓時覺得前方事了,心裡好奇的他們,便試探著接近。
張懷義等人見陸續有道士靠近,旋即也跟了上去,果真沒有受到阻礙,順利來到了山穀,看見了瀑布、深潭,以及深潭旁邊側臥的武當門長和靜坐的張之維。
一老一少,一臥一坐,看起來相當的和諧。
這番景象,讓眾人為之一愣,武當門長在,眾人不稀奇,畢竟剛才的動靜,以及先前把他們震飛的手段,除了門長之外,很難再有其他人能做到。
但張之維在這裡,除開周聖、張懷義一行人之外,幾乎沒人知道,甚至有一些先前沒在玉虛宮前的道士,都不認識張之維這個人。
“門長這是在乾什麼?先前的動靜是怎麼回事,那個坐著的年輕道士又是誰?好像不是我們武當的人吧,穿著的道袍有些不一樣!”有人詢問。
“那人是龍虎山的小天師,就是先前傳聞一指斷江的那一位!”一個道士解釋道。
“一指斷江,雖說消息來源可靠,但如此神乎其神的手段,若不親眼見到,還是覺得難以置信!”
“應該是真的,你們看,兩岸草地皆濕,一片狼藉,這應該是水浪拍擊兩岸造成的,而且水浪很高,這深潭平靜的很,若無外力作用,是不可能如此的,聯想到對方一指斷江的事,先前的大動靜,應該就是他搞出來的,至於把我們震飛,則應該是門長的手筆。”一個有些年長的道士分析道。
“竟然是小天師弄出來的,我還以為是門長做的呢,不過,無緣無故,他為何轟擊深潭,門長又為何在這裡?”
“我聽說他之前在玉虛宮前指點了不少人,現在在門長麵前施展手段,應該是門長想要指點他吧,這就是承負,道設生以賞善,行善,道隨之,他指點了我們的人,我們自然有所回報!”有道士說起大道理來。
張懷義聽了道士們的談話,心裡暗道,果真和預想的一樣啊,師兄又有進步了,哎呀,這可如何是好啊。
師兄的進步讓人揪心,張懷義心裡暗下決定,得抽個時間去問問,他又領悟到了什麼,之前的逆生三重,是三一門的絕學,不便多問,但這武當門長的指教,還是得了解一下。
雖有些不想,但為了進步,隻能如此了,一生不弱於人的張懷義歎息。
但很快,他察覺到了不對勁,師兄一如既往,但武當門長怎麼氣息全無,跟個死人一樣?
挨過師兄數次毒打的他,腦中閃過一個很不好的念頭。
師兄這廝,下手一貫沒輕沒重的,他該不會失手打死了武當門長吧!
想到這,張懷義忍不住打了個寒噤,若真如自己猜想的那樣,那師兄就攤上事兒了,攤上大事兒了。
他竭力保持平靜,目光掃過其他人,有些道士恍若無覺,還在有說有笑,有些道士則是眉頭緊鎖,目光死死盯著側臥的武當門長,顯然也是察覺到了不對。
“怎麼回事,孫爺這是怎麼了?”有道士一臉驚疑的問。
“上次我見孫爺是在三月前,那時他精神鼎盛,麵色紅潤,須發青黑如年輕人,怎麼現在全變白了,而且幾乎感受不到炁的存在?”有道士顫聲說道。
此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彙聚到武當門長身上,這一看,頓時嘩然一片,所有人都不平靜了。
水潭旁,靜坐的張之維睜開眼,看向四周,一揮手,施展淨聲符籙,在周圍布下了一個結界,而後起身說道:
“孫爺似有所悟,正處於悟道階段,各位切莫打擾!”
有一紅臉道士喝道:“悟道?悟什麼道,還能把氣息給悟沒了的,小子,你哄鬼呢,快說,到底怎麼回事?”
張之維也不氣,笑道:“各位彆急,你們看,孫爺現在的姿勢,是側對眾人,一手握成拳,支持著自己的太陽穴,這種姿勢在佛家很常見,叫獅子臥,相傳這是佛陀在娑羅雙樹之間入滅的姿勢,代表了佛陀的涅槃,這是好事,你們彆咋咋呼呼,打擾了孫爺悟道!”
聽到涅槃兩字,眾人心頭一震,旋即震怒,好事?你還有臉提這是好事?
涅槃是佛教詞語,它和圓寂一詞,常常被用以形容高僧的逝世。
在這些道士們看來,張之維這話,就是在說武當門長死了,還要他們高興一樣離譜。
但其實,他們誤會張之維的意思了。
涅槃雖經常被形容成高僧逝世,但那其實是一些和尚誇大其實的說法。
這就跟道士死了,有些人會說他羽化登仙一個道理。
涅槃的本意,指的是在修行圓滿之後,擺脫了生死、煩惱諸般業障,證得解脫的境界,類似於道家的無為之道。
隻不過武當門主現在睡覺的姿勢,和佛陀入滅時一樣,所以,張之維用了涅槃一詞來形容。
但很顯然,周圍的道士誤會了張之維的意思,
雖然說張之維後麵也說了武當門長在悟道。
不過,又是氣息全無,又是涅槃,後麵的他們怎麼聽的進去?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