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稅試點現在已經從北方推廣到更加富饒的南方,諸如浙直和福建廣東等地。”
“老夫也已和刑部商議稅務立法之事,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商業在未來大有可為!”
徐貫在外聽到一介尚書居然和一名市井小民如此說話,不由有些震驚。
這小子誰啊?居然讓秦尚書如此禮賢下士?
聽秦尚書的口吻,好像商業稅務改革就是出自這小子之手?
徐尚書不由暗暗倒吸涼氣。
陳策點頭道:“嗯,好事。”
秦紘搖搖頭,問陳策道:“你覺得商業能富國,事實證明商業稅的潛能確實也巨大,但如何才能實現商業繁榮?”
“民間百姓都知道商業地位低賤,想扭轉這局麵,除非朝廷推翻祖宗成法。”
當初朱元璋問鼎中原開辟大明皇朝後,就規定了士農工商的階級地位,儘管現在這種階級意識已經淡化,但民間對商賈已經持鄙視的狀態,除非朝廷主動推翻民間對商人的成見。
不然商業難以實現繁榮!
陳策反問道:“為什麼要推翻祖宗成法?商人低賤,但有利可圖。笑貧不笑娼,秦大人真以為他們會在乎自己的階級地位嗎?隻要商業能給他們帶來足夠的利益,什麼低賤不低賤的,這重要麼?”
秦紘微微一愣,站在院外的徐貫也微微頷首,這小子此言非虛。
秦紘問道:“那如何才能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商業中來?怎麼才能讓他們知曉有利可圖?”
陳策回道:“這需要國家宏觀調控。”
“宏觀調控?什麼意思?”秦紘不解,站在院外的徐尚書也一臉懵。
陳策道:“道理很簡單,我給伱舉個例子吧。”
“修建一處寺廟,多都是工部或地方工科派人出麵修繕。如果工部和地方工科將這歸納為一個項目,向民間發出承包邀請。”
“如果工部或工科建設一個大相國寺這樣的寺廟,秦大人以為工部需要多少預算?”
秦紘略微思忖,便道:“十幾萬到二十萬兩銀子。”
陳策道:“十萬,工部對外招標,就給十萬兩銀子,讓商人們去承包,泥沙石木,人工徭役,全部成本商人自己去承擔,如此這般一來,建築行業或者說建築這一行的商業,是不是就興起了?”
“這是不是一種商業在國家調控中漸漸開始興起?這就是所謂的宏觀調控,朝廷調控。”
秦紘呆怔了一下,然後道:“你說的不錯,如此一來確實能讓一個商業興起,但前提是要讓對方賺錢,工部需要十幾萬二十萬兩銀子才能辦成的事,你給民間商人打包十萬兩白銀,商人不是虧損建寺?他們會湧進來?”
陳策:“嗬嗬。”
秦紘不解:“嗬嗬什麼意思?”
陳策道:“秦大人,你們官場的這些條條道道,就不要拿來糊弄我了,工部給你做預算二十萬,你覺得工部得貪多少?”
“額,您老不會真以為工部乾淨吧?”
狂妄!放肆!
徐貫在外聽的麵色怒紅一片!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