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弘治十四年十一月初三,大明控製了倭奴沿海島嶼所有港口。
入海港口全部被大明海軍封鎖,雖然期間遇到了倭奴的反抗,但雙方海軍戰艦的實力懸殊太大,倭奴壓根不是大明海軍的對手。
接近八萬人的大名陸軍正式登陸倭島,開啟了倭奴島上陸地作戰,主要兵種還是以輕騎、步兵為主。
雖然大明擁有整個倭島的地圖,但在進攻的時候還是遇到重重阻礙,倭島內各城池也建築了鞏固的城牆,每攻下一座城,大明都需要付出慘烈的代價,士兵損失越來越嚴重。
雖然在四夷眼中,對大明這場悍然進攻倭奴噤若寒蟬,但現在前線的情況,興許也隻有大明朝廷自己清楚。
推進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順利,倭島戰場每天都在損失龐大的士卒,若是這樣下去,大明不知還要付出多少士兵的性命。
一則則從倭島的戰報消息不斷傳回北平。
弘治皇帝這段時間更加忙碌,每日都在找內閣六部通宵達旦,許多攻城器械不斷運輸到倭島戰場,但推進卻依舊緩慢。
戰場開啟兩個月時間,快到弘治十四年年關的時候,大明的財政已經開始疲軟。
兩個月的軍事遠洋作戰,每天都是數以萬計的糧食和金錢,每一天都在燃燒戰爭經費。
戶部尚書秦紘每日都愁容不展,儘管到了年關,秦尚書也沒有過年的喜悅。
若是這場戰爭短時間內結束不了,大明的財政會陷入嚴重的財政萎靡,如今因為戰爭的影響,國內經濟已經開始萎靡,當初開戰之前的百姓熱忱已經被消耗殆儘,怨言開始一點點從百姓口中生出。
糧食逐漸出現危機,大明不得不從呂宋、琉球甚至朝鮮、滿剌加、蘇門答臘等地購買糧食輸送到倭島前線。
十二月二十四日。
朝廷開啟弘治十四年最後一場內閣六部重要會議。
以劉健為首的內閣、戶部等部堂閣老建議大明此次戰爭應速戰速決,早點找個台階下,爭取早日結束戰爭。
但兵部卻持不同意見,戰爭已經到了這個程度,現在就算大明想停止戰爭,倭奴恐怕都不願意,而且現在若停止對倭奴的攻打,那大明在外人麵前的臉麵將全部丟失,大明天威受到大大折損。
弘治皇帝和兵部持一樣的意見。
劉健眉宇緊蹙的質問兵部,“你兵部隻管輸送兵力過去,隻要滅了倭國,你兵部將聲名遠播,可你兵部考慮實際情況麼?”
“你現在給老夫一個準信,什麼時候能徹底讓整個倭島投降?”
馬文升哪裡能保證,道:“自古打仗,戰場千變萬化,誰也無法保證什麼時候能徹底勝利。”
劉健道:“這不就是了,你兵部每每隻要開口,戶部的錢糧就要送過去,你可知現在戶部財政已經出現嚴重的赤字?”
“卯吃寅糧……戶部已經提前將明年夏糧給征收了,百姓們早就有怨念。”
第一次提前征收夏稅還能說是為了對倭島的戰爭,百姓們自然支持,可如果再提前征收一次,百姓還能願意嗎?
商業稅加重,導致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商業,現在已經快要出現崩塌的現象。
長此下去,就算打下倭島,但國內經濟若是崩盤,打下倭島還有什麼意義?
弘治皇帝壓了壓手,阻止了眾人的爭吵,問道:“追本溯源去看,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李東陽此時開口了,他對弘治皇帝道:“倭島上的戰爭推進太慢。”
馬文升不悅的道:“士卒在前線拚死拚活,戰死了那麼多人,他們不想攻打快一點嗎?每一次攻城的困難你李閣老不清楚嗎?”
弘治皇帝不耐煩的道:“不要爭辯,朕隻是問問題根源在哪,並沒有追哪個衙門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