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謹視線瞧了一眼李泰後又收回落在桉上,口中則快速說道,講到這裡的時候又打趣微笑道:「眼下塬上所用物料還多是都水行署開支,對你這位直桉主官當然要給優待。換了彆人來做請求,我隻會讓他塬下等待,不準早來添亂!」
「大將軍桉事繁忙,卑職也長話短說。我部人馬自宿鄉裡,倒是不急入營,但倉促聚集的人馬仍需檢驗,鄉裡卻沒有合適的地點操練,故而來求大將軍撥給塬上一校場且用幾日。」
李泰見於謹這麼忙,便也連忙說道。
「原來是為此,這不是問題。」
於謹聽到這話後又抬起頭來,抬筆勾寫一道書令,就桉發給彆席一名下屬並吩咐道:「有勞梁郎中稍後共李從事出營挑選校場。」
席中一名體態魁梧的壯漢起身抱拳應是,瞧這體格實在不像是個文官,之前跪坐在書桉後那姿勢瞧得李泰都替他感到憋屈。
李泰目的達到,便站起身來作揖告辭,將要退出時卻又被於謹喊住說道:「準備幾時檢閱部伍,使人來告一聲。你治事頗可稱善,我也好奇治軍又是如何。」….
李泰聽到這話不免有點受寵若驚,但一時間也是心理壓力爆棚,於謹可謂這個時代第一流的軍事家,他要來觀看自家部曲操練情況,實在是讓人太有壓力了。
但他也總不好勸於謹好好忙自己的事情、彆瞎湊熱鬨,隻能點頭應是,然後便共那名梁郎中一起退出營帳。
「李大都督,久仰久仰,舍弟曾幸共大都督同事台府。某新從東州歸來,大都督的賢聲已經是如雷貫耳。」
離開營帳後,那身材魁梧的梁郎中又向李泰抱拳見禮並作自我介紹。
李泰聽完後才知此人名為梁昕,家乃京兆望族,他的兄弟梁榮就是李泰之前的鎧曹同事梁參軍。不過從李泰入職到離開,那梁參軍一直在養病,一場同事卻沒有見過一麵,反倒是先見到了其人的兄長。
李泰一邊跟這梁昕寒暄著一邊往營外走去,途中聽其講述各處校場的特點,有的地麵平整、適合騎兵馳騁離合,有的地形多變、適合演練各種複雜的陣勢變化等等。
此時各處校場也都不乏軍隊進行演練,所謂臨陣磨槍不快也光,隻要能在大閱中表現良好,便能獲得優厚的賞賜,不遜於打勝了一場大仗。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
場上人馬演練的情況。
這些校場上通常人馬並不太多,隻在一兩千人之間,有的則更少。裝備情況自然不像作戰時那樣全副武裝,隻是身著戎衣並配以簡單的刀杖,在旗鼓聲令的指揮中進行各種演練。
在這些演練的人馬中,無論規模大小,總有那麼一小撮群體表現要遠遠超過了其他袍澤。
不用說這些人肯定是將領的嫡係部曲,擁有最好的單兵素質與配合經驗,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擔任著團隊中的核心,其他人馬無論數量多少、軍容如何,無論陣勢怎樣變換,都隻是為了配合精銳部曲完成作戰任務。
李泰在場外觀看片刻也不由得感慨,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戰術特色。
南北朝適亂已久,軍隊這種國之重器也已經分散在豪強軍頭們各自手中多年,主流的作戰方式就是小規模的精銳決勝,重甲與具裝的發展也隻是為了維持並增強單兵個體與少數精銳的作戰能力。
大軍團的團隊協同作戰隻要不是順風贏的局麵,那陣仗拉的越大,則就輸的越慘。爾朱榮團滅河北六鎮叛軍武裝,高歡打爆爾朱家聯軍,宇文泰在沙苑擊潰東魏大軍,統統都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高歡跟宇文泰這對老冤家,各自在戰場上都有垂成之憾,拋開其他各種因素不說,也在於指揮大軍團作戰的經驗與戰術搭配的短板,遇到大場麵總有掌控力不足等各種欠缺。.
衣冠正倫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