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遷哲聽到這話後又笑了起來,旋即便又說道:「照理說你所言不差,虜廷分崩之後西人繼其貧弱,艱難掙紮也隻是自保不死而已。李伯山雖是其國一時之選,放眼天下也談不上翹楚二三。但此番與之相見,我卻頗有為其折服之感,想要借道共事、且觀其人。與其友善,固然不能身受大益,但總也不是什麼壞事。」
聽到兄長給出的這個理由,李顯不免一陣無語,但也不由得心生好奇。他從小便將兄長視作自己的人生榜樣,還是第一次見到阿兄對某一個時人顯露出這般推崇的態度,自己便也想見識一下這李伯山究竟是何風采。
李遷哲與族人親信們計定此事之後,便安排人馬沿秦嶺南側山道北去等待接應從關中南來的商旅隊伍。
三月下旬時分,終於有一支上千人規模且武裝精良的商隊穿過子午道向南而來。得到分布在秦嶺南麓的耳目傳報,李遷哲當即便率領部從以及李泰派來的門生趙演一同迎向這一支商隊。
商隊領頭的便是留守長安的李孝勇,如今的李孝勇主要負責戶中官麵之外的人事開拓與聯絡,諸如之前循陳倉古道西去隴右劫掠寺廟,還有在關中各地囤積糧食等等。
早在郎主下達命令之前,李孝勇便已經開始安排人員摸查秦嶺南來的幾條山道,此番收到荊州通過武關快馬傳回的消息後,他便親率一隊部從直接從長安提取一批現貨,沿著崎區的子午穀山道翻山越嶺,用了足足七八天的時間才來到秦嶺南麓。
李遷哲自是不認識李孝勇,但是同行的趙演卻認識其人以及隨同一起南來的幾名隴右鄉人,雙方見麵之後短作敘舊,旋即便講起了正事。
李遷哲家族勢力雄厚,在秦嶺山麓間也擁有彆業莊園,就近將李曉勇等人引入莊園中,繼而便開始清查盤點這一次運來的貨物。
這些任務由合作四方各自派遣一人共同完成,由於是第一次的合作,各自也都比較謹慎,對於貨品價值和數量的審核全都非常認真。
饒是李孝勇這一次攜帶的貨品並不多,整個盤查過程也用了好幾天的時間。作為地主的李遷哲倒是豪邁,貨品總價計算出來後再折成金價,直接著員交付給李孝勇足足一百三十多斤的金餅,並約定下一次接貨的時間和地點。
等到此間接貨完成,這些貨品便又全都裝上貨船,李遷哲派遣其弟李顯親自押運貨船南下,在齊興郡靠岸同此間太守席固將貨品盤點認證一番便又繼續順流而下。從安康到襄陽大幾百裡的路途,隻用了兩天多的時間便順利抵達。
嶽陽王蕭詧也早已經是急不可耐的等候在襄陽碼頭,一俟貨船上岸便親自登船點驗貨物,首先便因為貨品數量太少而表達了自己的不滿。這些貨品還沒有裝滿一艘貨船,彆說大銷於市,他自己都能直接吃下來!
可是當聽到下一批貨物在四月中旬之前便會抵達,彼此間隔隻是半個多月的時間,而且隨著商路走順,時間還會進一步縮短,嶽陽王便不由得眉開眼笑,同時將早已經準備好的這一批貨款交付給押貨至此的李顯。
由於襄陽這裡是
作為銷貨中心,貨品都要在此變現,所以按照約定前幾批貨款暫由嶽陽王墊付,等到銷售完畢之後嶽陽王扣除成本,剩下的利潤再由諸家按照比例分配。
至於銷售的渠道,便在襄陽和周邊城邑的行市邸店,出庫、入庫等等都有非常嚴格清晰的程序。
西魏較之彆的政權雖然貧弱簡陋,可若是講到各種事務程序,卻遠遠勝過了東魏和南梁,這也是隋初大索貌閱等整頓戶籍的政令得以貫徹實施的基礎。而李泰作為霸府重要謀臣,對此也是做出了巨大貢獻,自然要將這些優秀的工作經驗用在這個跨國貿易中來。
李顯在襄陽接收到貨款之後,原本便可以沿著漢水原路返回,但實在太過好奇那李伯山究竟是何樣人,便安排家人返回,自己則率領一隊部伍自襄陽渡江北上,往沔北方向而去。
襄陽與沔北之間並沒有什麼天險阻絕,一片平川的曠野之間也難於設防,李顯一行倒也不需要多麼小心的潛入,隻需要避開人群聚集和人煙出沒之地便得以進入西魏的荊州境內。
然而他們一行在沔北行走沒有太長的時間,旋即便被一隊甲刀齊整的騎士們圍堵在郊野中,李顯也不暇細問因何暴露了行蹤,隻是忙不迭亮明了自己的身份。
身在府城中李泰得知這一消息後,不免也是大惑不解,這李家兄弟莫非被綁成癮,自己不去綁架他們還送貨上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