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買賣蜀錦那是有著特殊的目的,利益的訴求還在其次。如今伐蜀事宜已經算是塵埃落定,也算是達成了李泰所希望的一種局麵,他也希望這一局麵能夠繼續保持下去,不要再產生什麼負麵的變化。
此時看到李顯又運來這麼多的蜀錦,李泰便不免有些擔心李遷哲還是不能改變之前的行事內容,仗著兵強馬壯在巴蜀大肆搜刮。
李顯聞言後連忙垂首說道:“郎主前所叮囑,仆兄弟須臾不敢忘懷。阿兄今在巴地,先以宣撫,不化者才以刀兵後行。至於此間運返的物貨,並非出於巴蜀民間,而是自成都諸軍處交易所得……”
聽完李顯的解釋,李泰才明白過來他是誤會了李遷哲。
在宇文貴到達成都後,由於之前對城內的擄掠破壞,成都城內可謂是市井蕭條、百業俱廢。原本軍隊給養便已經不足,隨著宇文貴帶來的人馬抵達,後勤壓力不免更大。
於是宇文貴一邊針對周邊地區的反抗勢力進行清剿,一邊還在積極恢複城中的民生產業,並且為了獲取給養,還在成都東麵的郊野上開辟軍市,鼓勵軍民在市場上交易物資、互通有無。
成都城內這些駐軍手頭上可是有著豐富的財貨物資,數日喧嘩幾乎將全城都搜刮一遍。但是所搜掠得來的那些財貨卻不能用作飲食消耗,所以也都急於要將這些物資變換成食物給養。
李遷哲當時正隨軍駐紮在成都郊外,見到軍市中貨品充足但卻獨缺穀米食材,於是便著令巴西閬中那些土豪們向成都運送穀米物資,隻用較小的代價就換取到數量可觀的財貨。而此番運輸到穰城來的這兩萬多匹蜀錦和其他財貨,便是軍市交易的一部分。
後世很多人講到軍隊經商,就有滿腹牢騷要發泄。但事實上早在戰國時期開始,軍市就是軍隊獲取物資的一個重要方式。
到了如今的南北朝時期,軍隊私曲性質極高,物資配給難有整體的統籌,戰利品的分配也沒有一個統一方案,軍市的作用便更加明顯。
李泰聽到這裡,不免也是心意一動。他之前著令李遷哲前往蜀中進行商貿,就還心存著搬空蜀中庫藏的蜀錦,以延緩霸府借此向隴右商貿下手。
但事實證明,哪怕他掌握了物以稀為貴的霜糖,純粹的市場行為也很難搬空蜀錦這一蜀中重要的戰略物資。所以到最後他也基本放棄了這一念頭,轉而希望在進攻成都時插上一手,結果又被巴西那些大聰明連累到根本沒能參與到成都攻城。
原本已經放棄的一個計劃,卻不想又發生了這樣的轉機。那些被伐蜀將士們哄搶獲得的蜀錦,如今直接在成都軍市上就能輕輕鬆鬆買來。
李泰當然不想這些蜀錦成批量的流入關中,但也明白一旦大手筆買入,必然還會增添其他的變量。比如市場行情波動太過猛烈,甚至都會給軍心士氣帶來惡劣的影響。
略作沉吟後,他便想出了一個跨區域的寄取方案,即就是先由將士出具自己的財貨數量,進行一個市場估價,然後將這些財貨暫且存入軍中倉庫,然後送信給其關中的親屬提取相應的錢財,再由其親屬出具信物,最後李泰再派人接收倉庫中的物資。
將士征戰在外,本身安危便無從保障,獲取到的戰利品更是隨時都有可能丟失,通過這種方法便可以直接將戰利品送回給家中親屬,無疑是大大解除了後顧之憂,保障了財產的安全。這些將士也能輕裝上陣,不再怯懦不前。
換了一般人,這件事自然不太好操作,首先能不能取信於人,其次有沒有足夠的錢財接貨並進行支付,第三就算有信用又有錢財,生財的法子多了,誰又敢跟軍隊這些窮橫家夥打交道
恰好李泰三樣都滿足,於是很快他便將自己這一想法書寫在紙上,準備著員送去給宇文貴。由宇文貴負責號召將士們將戰利品存放在倉庫中,盤點計價之後再由李泰組織渠盟人員於關中支付錢款,倉庫中的物料自然也由李泰負責安排前往隴右進行銷售,這當中產生的利潤彼此再商討分配。
當李泰這一封信送達之後,宇文貴頓時也流露出了極大的興趣,當即便派遣心腹趕來沔北商討請教細節。拋開當中的利益不談,單單這件事做成了對將士們士氣的提升就讓他非常重視。
更不要說宇文貴門下也有著一大攤子人吃馬嚼,當然不會嫌錢多燙手。他在關中自然沒有李泰那樣雄厚的財力和人事基礎,但隻是在蜀中賺個管理費,也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