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後,眾人臉色越發難看,沉悶的氣氛持續了好一會兒,李遠才又開口說道:“主上前所憂慮便是一旦輕退恐怕師伍喪誌為敵所趁,況且重返關中路途遙遠,不如暫時引部退回弘農。如若太原王來援,尚可不失呼應,若是不然,亦可徐徐退回、軍不失律。”
眾將聞言後也都紛紛點頭附和此計,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更好的想法。
很多時候,看似穩定的局麵其實非常脆弱,哪怕隻是非常微小的變數,都能讓局麵快速崩潰起來。
儘管這些將領們還在盤算著徐徐有序的退軍,可是當撤離的命令下至營伍的時候,頓時便在營伍當中引起了巨大的恐慌。
“為什麼要撤離?不是說太原王正率大軍來救?難道大塚宰真的已經不活?”
營士們滿腹驚疑,但卻沒有人能夠回答這一係列的疑問,由此便帶來了更大的恐慌。
於是許多駐守城外軍營中的將士們甚至都不再理會次第開拔的軍令,直接自己便收拾行裝、拔營而逃。隨著有人私自逃離,混亂的局麵便快速擴大,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逃亡的隊伍當中。
隨著崩潰的局麵形成,宇文護等人也難以再控製住局麵,便也隻能趕緊召集親信部眾,護送著宇文泰的靈柩棄城而逃。就連原本九曲城中的守軍將士們也受此影響,加入到了潰逃之中。
九曲城中魏軍的大舉潰逃自然很快便引起了與之對峙的齊軍注意,相關的情況很快便被稟告到中軍大帳之中。
段韶一直都在引部駐紮於九曲城北麵與敵軍遙相對峙,得知此事後當即便召集部伍向著九曲城方向推進而去。齊軍的到來頓時又加劇了西魏軍眾的恐慌,很快九曲城便成為了一座空城,被北齊唾手拾得。
進據九曲城後,齊軍將士們自是振奮不已。他們此番非但大敗西魏人馬,將敵軍徹底的趕出河洛地區,甚至還收複了之前被西魏所占據數年的九曲城,可謂是戰果輝煌。
因為連日來風雪不斷,道路上積雪厚重,所以在進據九曲城後,段韶也並沒有第一時間安排人員對潰逃的西魏軍眾進行追擊,而這相對保守的做法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
首先向段韶提出質疑的便是平秦王高歸彥,他來到段韶帳中當著眾人的麵便大聲質問道:“如今西羌喪膽,大潰而逃,正是追敵致勝的好時機,平原王為何勒師於此、裹足不前?”
高歸彥戴罪之身,心裡自是盼望著戰果越輝煌越好,這樣一來他才能免於歸國遭受處罰。
“眼下風雪塞路、進退艱難,實非進擊取勝良時。羌師敗逃,已有驗應。我若貪功進取,縱然有所勝績,但也難以完全豁免此害啊!”
聽到高歸彥的質問,段韶便耐心解釋道:“更何況賊師還有傳言,道是其國李伯山不日便要北上援戰。李伯山乃是我國勁敵,一旦至此恐怕戰局再生波瀾,亦需有所防備。”
段韶的理由雖然很充分,但仍有人並不認同,除了渴望大功的高歸彥外,斛律光也皺眉說道:“平原王所陳諸困,皆非罷戰不前的理由。風雪塞路,豈獨困我?正因如此,賊師必難遁遠,裹足於此,不異於揖賊送客,遺禍於後!至於賊將李伯山,雖然可慮,但若妥善布置,亦不足以憑其虛名便使我大軍留頓不發!”
高歸彥聽到這話後也連連點頭稱是,當即便瞪眼望著段韶說道:“王若仍然消極避戰、貽誤戰機,坐望賊徒逃遠不攻,待我歸國必奏告陛下,王有養寇之心!”
段韶聽到這話後,也不免大感頭疼,他雖然深得皇帝陛下的信任,但也不敢罔顧高歸彥的威脅,此人不久之前還誣殺清河王高嶽,若真歸國告自己黑狀,也會讓他焦頭爛額。
不隻這兩人,其餘諸將也都求戰心切,畢竟之前魏師潰逃的景象他們也都看在眼中,那都是一個個活蹦亂跳的戰功啊!
於是段韶便也隻能委任洛州司馬獨孤永業暫駐九曲城中,同時又請趙郡王高睿自引所部返回金墉城協同駐防,自己則率領大軍繼續向西追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