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月朗星稀,天上那輪明月散發著皎潔的光華,灑在大地上,如同銀輝一般。微風輕拂,帶來一絲涼意,卻也吹不散大宋皇宮內的沉重氛圍。
大宋皇宮依舊燈火輝煌,但與往昔的繁華熱鬨不同,如今的宮廷內彌漫著一片愁容。
宮內的皇後、皇子、公主們的心中都沉甸甸的,他們不僅擔心皇帝趙匡胤的身體每況愈下,更擔憂吳國的大軍壓境,隨時可能打破汴京的安寧。
趙光義坐車入宮,來到了皇帝的寢宮外,在進入萬歲殿之前,他在外麵看到了王繼恩,微微點頭示意。
王繼恩也點點頭,說了一句:“殿下請進,晚宴已經準備好了,酒水……也備好了。”
趙光義知道這是暗號,因為入宮之前,他已經派人給王繼恩送去藥酒了,就是今晚要使用的酒水。
為了以防萬一,趙光義提前服用了解藥,而且隻要飲用不多,問題不大。
他現在身強力壯,沒有傷病在身,又提前服用解藥,哪怕陪著趙匡胤飲酒,他也不會出事。
之所以不用可轉動的千機壺,很容易被皇帝趙匡胤發現,畢竟這些都是人家玩剩下的,自己隻能以身犯險。
趙光義推門而入,此時的趙匡胤正依靠在床榻上,看著前線情報,吳軍攻下了應天府之後,正在整軍,很快就會進攻開封府了,形勢危急。
他內心有一種回天無力之感,麵對凶猛的吳軍,勢如破竹,趙匡胤自己感到濃烈的危機,難道大宋江山就要這樣丟棄了嗎?
這時候,趙光義進來請安,對著趙匡胤躬身施禮。
“二弟,免禮了。”趙匡胤目光看向自己兄弟,神色平淡,眼神甚至有些打量審視的味道。
“皇兄身體恢複的如何?”趙光義直起身子後,立即一副關心兄長身體的神情。
“略有好轉!”趙匡胤簡單回答一句,其實他傷病不但沒有好轉,還加重了一些,主要是他無法安心修養,
趙光義看到趙匡胤的身體,以及嘔心瀝血,憂國憂民的樣子,心中還是有些疼惜的,畢竟這是他多年仰仗、崇拜的大哥!
如果不是趙匡胤的軍中威望,帶兵打仗的勇猛和能力,不可能在陳橋兵變中成為新君,那趙家也就沒有這皇族資格。
可以說,趙光義自始至終,都是很欽佩、尊重這位皇兄的,不到萬不得已,他沒有想過舉兵造反,奪大哥的皇位,至少過去沒有。按他以前奪嫡想法,他隻想憑自己樹立的聲望,和對朝野更廣闊深遠的影響,迫使皇兄在兒子和兄弟立儲一事上,慎重考慮,會傾向於他。
但現在一切都變了,就因為大皇子被行刺事件,成為了一個導火索!
趙光義此刻都在納悶,到底是誰派人行刺了大皇子,吳國?遼國?西北門閥?趙普施的苦肉計?這些都有可能,唯獨不是他!
因為趙光義從沒想過用這種刺殺侄子的手段上位,他不屑,也不敢!
“今晚喚你入宮,是想跟你一起用個晚膳,你我兄弟,已經很久沒有一起用膳了。”
趙匡胤說完,就要下床,這時候,有宮女上前攙扶,趙匡胤勉強站定,然後對著宮女道:“朕可以,不用扶了。”
宮女點頭退到一旁伺候著。
趙匡胤是有自己的尊嚴,不想讓兄弟看出他的虛弱,病入膏肓。
所以,趙匡胤提起精神,以習武人的內息撐住傷病身體,走到了殿內中間擺放的酒桌旁。
“二弟,過來坐!”
趙匡胤率先坐下,招呼趙光義入座,並吩咐宮女準備開席。
很快,幾個宮女和太監端著菜肴,端上桌來。
王繼恩也走了進來,身後的太監托盤內,擺放著一個青白瓷酒瓶,裡麵放著就是晉王提供的藥酒。
菜肴擺放好後,王繼恩負責倒酒。
“聖上,這是禦膳房和太醫一起調配的藥酒,可以活血化瘀,對聖上的身體有調節恢複作用。”
王繼恩說的並非全是謊話,禦膳房和太醫們的確調配過藥膳、藥酒,隻不過,不是這瓶而已。
趙匡胤聞言也沒有多想,畢竟這是他的主場,隻是瞥了一下酒瓶,然後微微點頭,接過了酒杯。
趙光義也從王繼恩手裡接過了酒杯,隻是若無其事看了王繼恩一眼,王繼恩麵無表情,無喜無悲,隻是趁著趙匡胤咳嗽的時候,視線沒有在這邊,他朝著晉王微微點頭示意了一下,趙光義便心中有數了。
由於趙匡胤打算跟兄弟聊點私事,於是讓王繼恩帶著太監、宮女都暫且退下,在殿外靜候聽宣。
王繼恩遵命一聲,帶著閒雜人等離開,整個萬歲殿內,就剩下趙氏兄弟二人了。
“來,吃酒!”
趙匡胤舉杯,邀趙光義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