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元祐二年五月丙子(25)。
趙煦收到了通見司送來的楊汲乞見劄子。
和楊汲的劄子,一起送進宮的,還有來自登州蘇軾的劄子。
趙煦先看了蘇軾的劄子,看完他就抿起了嘴唇來:“高麗人大約要撐不住了……”
蘇軾的劄子,隻說了一件事情——高麗國王王運,遣其大臣,禮部侍郎李資義來朝。
如今,李資義已在本月庚午日(十八)抵達了登州。
並將高麗國書送到了登州官衙。
所以,蘇軾的劄子裡,也附錄了其國書內容的關鍵部分。
很簡單。
高麗人終於低頭了。
此番來使的李資義的使命,就是來請大宋居中說合的。
所以其頭銜是——請和使。
“早乾什麼去了……”趙煦放下蘇軾的劄子,微微搖頭。
早在去年,他就已經在呼籲和平了。
打打殺殺有什麼好的?
大家一起坐下來談一談,減少無辜軍民傷亡不好嗎?
若在開戰之初,高麗人能有這樣的表態,請趙煦出手調停,並滑跪遼人。
這事情大抵還有得談。
但現在嘛…………
遼軍都已經圍了開京多久了?
趙煦記得,大抵是在今年開春後就圍到了現在,已差不多四個月了。
人家十幾萬大軍,吃喝拉撒,都在開京一帶。
花出去的錢,賞賜下去的好處,不知道有多少。
甚至,趙煦還聽說,遼主已經冊封其繼承人,皇太孫、梁王耶律洪基兼任朝鮮國王。
現在,高麗人不想打了,想跪了。
遼人肯收手?
反正,換位思考,趙煦感覺自己是不願意收手的。
再說了……
趙煦嘴角微微翹起來:“汝等上次買甲械和舟船的錢給了嗎?”
雖然說,上次的那些甲械箭矢,本就是三衙庫存裡的破爛,趙煦甚至連修繕都沒有叫人修繕,直接就讓人拉去了登州,然後裝上船交給了高麗在登州等候的人。
可,義天確實答應過,會用黃金白銀精銅這樣的硬通貨支付。
但,這兩個月都快過去了,高麗人卻是無動於衷。
彆說黃金白銀了,趙煦連一個銅板都沒有看到!
隻能說啊,小國寡民,確實是算計精明!
奈何,就是太精明了,所以他們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一個多大的機會!
假若他們這次能帶來上次軍售的款項,哪怕隻是一半。
那麼,都快掉錢眼裡的趙煦,絕對會立刻讓三衙將庫存裡的舊甲、舊弩,挑一批得用的半賣半送送到高麗去。
三衙那邊,對此是很積極的。
因為,這可以平賬!
這一年多來,無論是向交趾出售甲械,還是支援高麗甲械。
三衙內部那些積累幾十年的爛賬,一夜之間就平掉了多少?
一句:甲胄年久失修,就可以向樞密院報告,他們是用了三副甲的甲葉才修好了一副甲。
上上下下,都是喜笑顏開。
趙煦知道這些,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為這些爛賬不平掉,也隻會躺在那裡成為一本所有人都不清楚的爛賬、糊塗賬。
相反,平掉爛賬後,他就可以著手在三衙建立一套製度化的戰備庫存體製。
而沒有爛賬的三衙將官們,在那個時候就不必擔心會被人查出點什麼了。
這樣就算有反對者,也隻會嘴巴上叫喚,不會真的逼人狗急跳牆。
可惜啊,高麗人就這樣硬生生錯過了這樣一場潑天富貴!
現在好了!
雖然他們看似是占了便宜,白嫖了趙煦。
但,卻從此失去了,從大宋這裡,得到源源不斷的各種優惠援助的可能。
下次,他們還想要東西,不先把真金白銀送過來,趙煦就不可能發貨。
說句直白點的話……
高麗死與不死,與大宋有什麼乾係?
左右,遼人都已經登上了日本島。
高麗加日本,遼國想要消化,起碼也要二三十年時間吧?
“話說回來……日本國使者,那個叫賴緣的僧人,已經從明州出發,有大半個月時間了吧?”
“怎麼還沒有入京?”趙煦也是服了,明明這兩個國家都在麵臨著滅亡的危險。
但高麗人摳摳搜搜,日本人磨磨蹭蹭。
東亞的臉,都快叫這對臥龍鳳雛給丟光了!
不過,很快趙煦就想起了曆史上的宋遼好兄弟,手拉手著被女真滅亡的事情。
也想起了他的那位好弟弟趙佶在曆史上的那些神表演。
他就低下頭去,感覺有些害臊。
隻能說,東亞地區目前,可能就存在著誕生臥龍鳳雛的土壤。
“唉……”趙煦歎息一聲:“還是得朕來擦屁股啊!”
就在趙煦要將蘇軾的劄子放到一邊時,他似乎想起了什麼,重新將之拿起來。
“是了……”
“李資義!”
他看著蘇軾劄子裡提及的這位高麗使者,所謂的戶部侍郎。
“還是個上上輩子,曾有一麵之緣的熟人!”
趙煦的腦海中,回閃過一個模糊的畫麵。
“高麗國戶部尚書臣資義恭問大宋皇帝陛下聖躬萬福!”穿著紫袍的高麗文人,伏跪於崇政殿上。
“那應該是元祐五年或者六年的事情……”趙煦想著。
而趙煦之所以記得這個事情,對此有些印象,是因為又過了幾年,高麗再次遣使來朝,向他通報了一個事情——逆賊李資義勾結漢山候謀反,妄圖篡國,高麗王叔雞林公,為護社稷,毅然起兵,已誅賊酋,今特來知會大宋皇帝陛下!
當時,已是紹聖,趙煦已經親政,在召見了高麗使者,知道了這個事情還很驚訝。
又過了幾個月,高麗人再次遣使來報——我國國王,已退位禪國,王叔雞林公,乃剛正明戴章聖仁孝大王之子(高麗文宗)、宣惠大王(高麗獻宗)、思孝大王(王運)之胞弟也!
允文允武,仁義發乎於天性……得天之佑,受佛陀之福,為高麗臣民所推崇……已踐王位,特知會大宋皇帝陛下!
趙煦知道後,人都麻了,就把章惇叫到宮裡商議。
章惇在聽了趙煦的介紹後,就笑了起來,並與趙煦分析高麗的事情。
按章惇的說法,恐怕李資義的謀反,並非事實。
恰恰相反,他應該是保王派!
理由是,李資義是當時在位的高麗小國王的親舅舅!
同時也是老國王留下的輔政大臣。
他本來就大權在握,何必造反,去勾結什麼漢山候?
怕不是,小國王的親信們,看到王叔步步緊逼,有了危機感,就想要發動一場宮廷政變,殺死王叔。
結果,被人反殺了!
證據就是,那位雞林公在平叛後就迫不及待的逼著小國王退位,自己登上了國王的寶座。
“有意思……”趙煦回憶著這些往事,看著李資義的名字。
不過,這些上上輩子的信息,對現在的局勢,沒有任何幫助。
因為,高麗都已在亡國邊緣了。
於是,什麼李資義、保王黨或者雞林公,都已經失去了意義。
大廈將傾,在屋子裡寄居的蜘蛛與老鼠,便失去了存在價值。
想到這裡,趙煦就叫來馮景,命馮景帶人將前些時日,刑恕帶著人,通過收買義天身邊的隨從,所打探並繪製出的高麗地圖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