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加之以慈和,
再加上仁慈與溫和,
事神保民,
事奉神靈,保養百姓,
莫不欣喜。
莫不歡欣喜悅。
商王帝辛,
商王帝辛,
大惡於民,
大為百姓所憎惡,
庶民弗忍,
百姓不能忍受,
欣戴武王,
欣然擁戴武王,
以致戎於商牧。
在商朝國都郊外的牧野地方作戰。
是先王非務武也,
這不是先王致力於武力,
勤恤民隱,
而是為了儘力體恤百姓的痛苦,
而除其害也。
除掉他們的禍害。
(3)夫先王之製:
先王的製度:
邦內甸服,
王畿以內五百裡的地方稱甸服,
邦外侯服,
王畿以外五百裡的地方稱侯服,
侯、衛賓服,
侯服以外至衛服以內的地方稱賓服,
夷、蠻要服,
賓服以外的蠻、夷地方稱要服,
戎、狄荒服。
要服以外的戎、狄地方稱荒服。
甸服者祭,
甸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祀祖父、父親的祭品,
侯服者祀,
侯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祀高、曾祖的祭品,
賓服者享,
賓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祀遠祖的祭品,
要服者貢,
要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神的祭品,
荒服者王。
荒服地方的諸侯則朝見天子。
日祭,
祭祖父、父親的祭品一日一次,
月祀,
祭高、曾祖的祭品一月一次,
時享,祭遠祖的祭品一季一次,
歲貢,
祭神的祭品一年一次,
終王,
朝見天子一生一次。
先王之訓也。
這是先王的遺訓。
(4)
有不祭,
如有不逐日進貢的,
則修意;
天子就修省內心;
有不祀,
有不按月進貢的,
則修言;
天子就修明法令;
有不享,
有不按季進貢的,
則修文;
天子就修明禮儀;
有不貢,
有不進歲貢的,
則修名;
天子就修明尊卑名分;
有不王,
有不朝見的,
則修德。
天子就修明德行。
序成而有不至,
這幾個方麵依次做到而仍有不來的,
則修刑。
天子就修明刑法。
於是乎有刑不祭,
這時就有懲罰不逐日進貢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