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大明的都城啊。”
楊大知縣遠遠的看著南京城的城牆,一時之間竟然想不出什麼華麗的詞藻來誇讚南京城,滿腦子就隻剩下了“流弊”這兩個字。
瞧著滿臉震驚的楊大知縣,常茂忍不住咧開嘴笑了起來:“走走走,楊兄,咱們先進城安置。”
楊大知縣這才回過神來,哦了一聲道:“有勞常公子。”
到底是本官的小舅子,辦起事兒來滴水不漏,居然安排常家兩兄弟來定淮門迎接自己這個姐夫。
常茂卻佯做不悅之色,說道:“我兄弟二人去寧陽縣也不是一次兩次,哪次跟楊兄客氣過?如今楊兄跟我兄弟二人如此客套,我二人以後可還有什麼臉麵去寧陽縣?”
隨著常茂常升兄弟二人進了城,陪在楊大知縣身邊的陳忠笑嗬嗬的說道:“楊縣尊,感覺這京城如何?”
楊大知縣一邊左右打量著南京城裡的街道,一邊誇讚道:“當真是壯麗無比,剛剛所見城牆更是震撼人心。”
南京城確實流弊,即便是楊大知縣上輩子曾親眼看過的那一段順天府城牆都要比南京城差了幾百條街那麼遠。
更彆說連一段完整的城牆都找不出來的寧陽縣城。
而更讓楊大知縣羨慕無比的,則是南京城裡的百姓數量還有各處一直忙碌的工地。
說摩肩接踵那是純純的扯蛋,但是要說往來如織那就一點兒都不過分。
楊大知縣覺得寧陽縣要是能有南京城一半甚至十分之一的丁口數量,自己也不至於天天為了人手不夠用而頭疼。
就是不知道這一次能不能再從老登手裡弄點兒人手?
這眼看著洪武二年都快過去了,明年就是洪武三年,老登也該準備從山西遷移百姓了吧?
楊大知縣一邊在心裡胡亂琢磨著,一邊跟著常氏兄弟穿街過巷。
“這裡是鐘樓和鼓樓,往前就是司天台和十廟,這些地方沒啥好看的,也沒啥好玩兒的。”
“這個是鶴鳴寺,往前是國子監,國子監裡儘是些窮酸腐儒,一個個都欠揍的很。”
“……”
“小弟聽說,禮部、工部、欽天監他們商量的是宮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垣,還得有二十多年的時間才能修好。”
常茂常升兄弟一邊帶著楊大知縣往前走,一邊給楊大知縣說著南京城的情況,直到常茂越說越嗨,忽然來了一句“等過上幾年以後楊兄再來,我們兄弟二人帶你去秦淮河見識見識。”
陳忠的臉色頓時就黑了下來,重重的咳了一聲道:“常公子慎言,常平章最近可還在京城呢。”
常茂頓時就把嘴給閉上了,心裡也是不斷的替楊大知縣感到惋惜。
可惜啊,楊兄是要娶公主的,而且是娶兩個公主,像秦淮河這種好地方是跟他無緣了。
微微搖了搖頭,常茂乾脆專心帶著楊大知縣往前走去。
直到走了好一會兒,常氏兄弟才在一處大門敞開的院落前停下,“這座院子是殿下事先安排好的,院子裡一應灑掃伺候的仆役也已經安排妥當,楊兄儘管放心住下便是。”
說到這兒,常茂又指了指對麵那座掛著“常府”牌匾的院落,“對麵就是我家。家父已經命人備好酒席,等楊兄安頓好了,小弟再過來相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