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找棒子當中間商?
李善長微微一怔,問道:“農學院?”
朱皇帝嗯了一聲道:“對,農學院。”
“專門研究怎麼種地,研究怎麼培育高產以及抗旱、抗澇作物,研究糧食作物和非糧食作用,研究各種蔬菜、野菜,甚至還研究各種農具,凡是跟農事相關的,都有不同的院係和學科。”
一提到農學院,朱皇帝就感覺心裡不舒坦。
皇帝和朝廷每年都要勸課農桑。
結果呢?
勸與不勸,都不耽誤老百姓正常種地。
勸了沒見農民多幾斤糧食的收成。
不勸也沒見農民少幾斤糧食的收成。
反倒是這個狗東西折騰出來的農學院,不聲不響的就搞了個大動靜。
不適合種糧食的地方興許適合種果樹,種了果樹還能改善水土流失的情況。
而且果樹需要打理的地方不是太多,老百姓能把種植果樹當成一項額外的收入。
更關鍵的是,人家農學院還能培育良種,甚至還有專門的實驗田,用來驗證他們培育出的種子是否高產,是否抗旱或者耐澇。
反觀朝廷搞的司農司和所謂的勸課農桑,這些年到底乾出來個啥?
朱皇帝忍不住伸手揉了揉額頭,對李善長等文武百官說道:“他在奏本裡所說的府衙改製,大概就是照搬寧陽縣的那一套,把不同的事情劃分成不同的課,再弄出幾個副知府來分管不同的事情。”
“等山東布政使司改製完成以後,幾乎所有的政務往來都能劃分成不同的線。”
“從主管農耕的副布政使司,到主管農耕的副知府,再到副知縣。”
“如果州縣和村社之間的鄉鎮衙門也弄好,那就是能直接到副知鄉、副知鎮。”
聽著朱皇帝的描述,李善長的心裡忽然湧現出一絲悔意。
草率了。
早知道還能這麼玩兒,老夫就應該直接提議從中書省改製,把中書省搞出幾個甚至十幾個副丞相,讓他們來替老夫分擔政務。
總比老夫一個人當牛做馬要強的多。
正當李善長琢磨著是不是該弄些倒黴蛋來做副丞相的時候,徐達同樣也在琢磨著是不是弄些倒黴蛋來做副都督。
管兵的一個,管軍械甲胄的一個,管囤墾的一個,管糧草和民夫的一個,剩下本都督隻要專心帶兵去乾胡元就行,又何必像現在一樣頭疼?
不行。
還是得請辭右丞相的位置。
隻是還沒等徐達想好該怎麼請辭右丞相,朱皇帝就接著說道:“還有文教環衛,這裡麵的說法也很多。”
“像是府學、縣學、社學歸文教管理,印刷和書坊之類的也同樣歸文教。”
“環衛管的比較複雜,從登州府街麵上的是否有垃圾,再到各家各戶的糞肥怎麼處理,幾乎全都歸環衛管。”
“至於他在奏本裡寫的那個什麼工作崗位……”
朱皇帝習慣性的撇了撇嘴。
“那狗東西說,要是光靠種地就能國富民強,那最厲害的應該是猴子而不是大明,畢竟猴子那邊一年兩熟甚至三熟,隨便撒把種子就能種出糧食。”
“所以,不能光盯著種地的那點兒收成,耕種的同時也得把工坊搞好。”
“如果能工坊遍地,老百姓就不缺會各種農具,更不怕買不起各種農具,也可以大大方方的用磚瓦來蓋房子。”
“最好是能弄出來一些類似玻璃盞之類的東西,拿到榷場去坑人。”
……
就在朱皇帝拿著楊少峰的《工作報告》,耐心給李善長和徐達等心腹大臣們做講解時,楊少峰正在駙馬府裡接待樸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