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在寧陽縣看到皇帝和皇後娘娘,寧陽縣的老百姓們表現的很淡定。
在寧陽縣的百姓看來,朱皇帝和馬皇後來寧陽縣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
畢竟俺們大老爺是駙馬爺,是皇上的女婿,皇上和皇後來女婿家裡走親戚串門子有什麼不對?
唯一讓寧陽縣的老百姓沒想到的是,朱皇帝竟然扛著一柄普普通通的鋤頭下地乾活,而不是扛著傳說中的金鋤頭。
同樣的,皇後娘娘也沒給皇帝烙蔥花油餅,反而帶著公主娘娘蒸了些饅頭,送到了地頭上。
穿著一身粗布麻衣的朱皇帝坐在地頭上,左手拿著饅頭,右手在拿著筷子又端起盛著溫水的碗,慢慢喝了兩口。
這時候的朱皇帝也不再講究什麼食不言、寢不語之類的規矩,反而跟劉三十二等一眾劉廟村的老百姓侃起了大山。
“誰說皇帝用金鋤頭鋤地的?”
“是不是那個混賬東西又編排咱?”
“還有什麼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剝大蔥,那他娘的都是假的。”
朱皇帝向著馬皇後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笑道:“咱妹子倒是會烙餅,而且烙的餅也好吃,可也不是天天烙給咱吃。”
誇了馬皇後一句,朱皇帝又扭過頭來,笑著說道:“還有那個金鋤頭就更扯了。”
“恁少聽那個混賬東西編排咱,咱朱重八當年也是種過地的。”
“我給恁說,就是皇上親自下地乾活,那也得用鐵製的鋤頭。”
“金鋤頭那玩意兒值錢是值錢,但是乾不了活!”
“但凡碰上塊硬點兒的石頭,這鋤頭就得變形。”
“誰家正經皇帝會用金鋤頭乾活啊?”
“倒是那個混賬東西,咱聽說他連麥子和稗子、節節麥那些玩意兒都分不清?”
幾句話下來,朱皇帝和劉三十二等一眾百姓的距離就被無限拉近。
至於楊少峰,則是黑著一張臭臉,躲在一旁生悶氣。
本官不認識稗子和節節麥怎麼了?
本官還不認識野燕麥呢,本官驕傲了嗎?
再說了,本官是分不清楚稗子和麥子,更不知道節節麥和野燕麥到底有什麼區彆。
可是你個老登能分清楚煤炭和煤矸石的區彆嗎?
本官就能。
你懂什麼叫做蒸汽機和內燃機嗎?
本官雖然也不怎麼懂,但是肯定比你懂。
本官驕傲了嗎?
楊少峰躲在一旁生悶氣,朱皇帝則是繼續跟劉三十二等人胡扯八卦。
“這個混賬東西坑人的時候那是真下死手。”
“這滿京城的文武百官,幾乎沒有哪個是他沒坑過的,也幾乎沒有哪個是不恨他的。”
“這個混賬東西他連咱這個老丈人都坑。”
“那個誰,徐達,就是咱大明朝的魏國公,中書省右丞相,頂大頂大的官兒,被他坑的到現在都吃不上一口燒鵝。”
“還有常遇春,就是咱們大明朝的鄂國公,中書省平章政事,也是個老大老大的官兒,結果被他坑的跪搓衣板。”
“……”
看似朱皇帝在不斷吐槽楊少峰,但是劉三十二等一眾劉廟村的百姓卻放下心來。
自家大老爺沒有在京城受委屈,反而是讓彆人受委屈的那個。
眼前這個不斷吐槽他女婿的老頭兒,其實很在意他女婿。
精準的從朱皇帝那裡接受到這兩個消息之後,劉三十二等人也來了精神,就連膽子都變大了許多。
劉三十二直接嘿嘿笑著說道:“皇上,大老爺他剛來寧陽當知縣的時候還想著養豬,結果費勁八難的買回來兩頭小豬崽,大老爺第二天就讓人把豬崽給劁了。”
“還有,大老爺特彆喜歡下地乾活,但是他真分不清麥子和稗子,拔草的時候總能順手拔掉麥子。”
“後來小的們就再也不讓大老爺下地乾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