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五站在楊少峰身邊,眼看著楊少峰一直都是這副眉頭緊皺的樣子,便忍不住勸道:“大老爺,咱們寧陽縣當初不也旱過嘛,而且這兩年也一直都旱,就是旱的輕點兒,既然咱們寧陽縣能熬過去,淮安府這裡應該也能熬過去。”
楊少峰勉強笑了笑,說道:“不一樣。”
“咱們寧陽縣當初旱的輕,而且當時還能從大汶河裡取水、蓄水。”
“再配合打井汲水,想要熬過去,不難。”
“但是淮安府這裡卻要嚴重的多,連那洪澤湖等大湖的水位都下降了,就是想取水、蓄水都難。”
“要組織百姓打井,危險不危險的且不說,關鍵是能打出來幾口井?”
“而且水井的數量太少,更容易引得百姓搶水,這也是個麻煩事兒。”
說水位下降之類的,跛五不是太懂這些,頂多也就是聽明白了淮安府的乾旱比較嚴重,比當初的寧陽縣還要嚴重得多。
但是跛五聽懂了一件事,那就是水井不夠用的情況下容易引發百姓械鬥。
跛五恨恨的呸了一聲,罵道:“還是吳振東那些狗官的錯,要是他們早就跟大老爺一樣組織百姓打井、挖水庫,百姓也用不著搶水。”
罵完了吳振東等人,跛五又忍不住感歎一聲:“要是家家戶戶都有一口水井就好了,百姓們也用不著因為搶水而鬨出人命。”
楊少峰不禁笑了笑。
也虧得跛五哥敢想。
家家戶戶都有一口水井?
且不說這麼大的乾旱,根本不是靠打幾口水井就能解決問題。
就算是靠打井能解決問題,這個井也沒那麼好打。
因為打井從來都不是什麼一蹴而就的事兒。
查找水源,組織人手,打井、砌井,這些亂七八糟的破事兒每一樁每一件都得有人負責才行。
更重要的是淮安府都能大旱,其他地方肯定也會旱,處處都要打井抗旱,這他娘的得是多大的工程量?
楊少峰勉強笑了笑,說道:“家家一口井,這事兒……”
欸?
家家戶戶一口水井,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就算做不到一家一口水井,但是一個村子多打幾口井總是可以的吧?
楊少峰忽然站起身來,大聲喊來常小九後吩咐道:“派人去登州大學一趟,調幾個懂冶鐵工坊和冶鐵的先生來這裡,順便再從登州的冶鐵工坊裡抽調一些熟手……”
一句話還沒說完,楊少峰又直接改了主意。
“算了,本官寫幾封奏本,待會兒你派人快馬送去京城。”
“另外,讓兄弟們準備準備,等本官寫完了奏本,咱們馬上啟程回寧陽縣。”
……
楊少峰忽然跑路回寧陽縣的消息,朱皇帝幾乎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確切的說,楊少峰忽然回到寧陽縣,最先收到消息的是寧陽縣冶鐵工坊,然後才是朱皇帝和縣衙。
“這狗東西不在淮安府收拾那個爛攤子,忽然跑回寧陽縣的冶鐵工坊?”
朱皇帝目光灼灼的望著馬皇後,滿臉驚喜的叫道:“啊~呸!”
“什麼狗東西,這可是咱的好女婿!”
“咱女婿可能有法子應對這場大旱!”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