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工匠愁的抓耳撓腮,朱皇帝忍不住湊了過去,說道:“要不然,直接弄個大號的水壺試試唄?”
“大號的燒水壺,小號的壓水機。”
“隻要大號的水壺能帶得動小號的壓水機,就說明這個法子可行。”
“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
“再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在朱皇帝看來,既然擔心水壺蓋子帶不動壓水機,那就乾脆弄個大號的燒水壺試試。
做人嘛,就得腳踏實地,不能跟某個狗東西一樣,總想著一口吃個胖子。
至於說大號的水壺要燒更多的煤,用更多的水,這些缺點可以留著以後慢慢改進嘛。
再說了,大明現在又不是多缺少煤炭。
實在不行的話,還可以通過登州榷場找那些藩屬國收購便宜的煤炭。
就算退一萬步講,還可以讓徐達和常黑炭他們去想辦法。
幾個工匠則是被朱皇帝說得有點兒懵。
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但是又好像哪裡不太對勁。
直到過了好一會兒,一個工匠才試探著說道:“就算是大號的水壺能帶動小號的壓水機,可是一個壺裡能裝的水終究有限,恐怕頂不了幾下就得添水。”
“一添水,蒸汽就沒了,還得等水再燒開。”
“總不能一直這麼重複添水吧?”
另一個工匠直接搖頭,說道:“弄個高點兒的水箱,接個小管子進去,一邊燒水一邊添水,隻要添的水不是特彆多,煤炭的火力又足夠,水溫就不會降下去,自然也不用等著水再燒開。”
其他幾個工匠也加入討論。
“要不然就改一改水壺的樣式,弄個一個筒子模樣,上麵開個小口。蒸汽頂上來之後,多餘的蒸汽從小口排出去,帶著軸的塞子再落回去,等著蒸汽再把它頂上來,這樣兒的話,就跟人一下一下的壓水差不多。”
“這樣兒的話,水箱就不能小,得弄大點兒的,而且水箱跟水壺之間還不能有縫兒,得弄得嚴嚴實實才行。”
“直接用鐵水澆住行不行?”
“那要照這麼說的話,這玩意兒可就不僅僅隻是帶壓水機的事兒了,剩下什麼有軸的它都能帶,馬車也是一樣?”
“彆傻了,誰家馬車出門還得弄個大水箱然後再裝大半車的煤?”
“你才傻!你把這東西弄的大點兒,多掛幾輛馬車,往登州府運東西或者從登州府往外運東西,不都能省人省力省糧草?”
“要不然先弄幾個小號兒的出來,不用帶彆的東西,隻要能先帶動紡車就行。”
“那不行,帶紡車的話,還得先想辦法弄一個機關,讓它用的時候帶動紡車,不用的時候斷開。”
“這種機關你帶啥都得有!你當帶壓水機就不需要這種機關了?”
“……”
幾個工匠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研究蒸汽機到底該怎麼弄。
旁邊的朱皇帝整個人都徹底傻了。
愣了好一會兒,朱皇帝直接起身往縣衙方向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