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李善長直接倒吸一口涼氣,隨後便默默的將奏本遞到了劉伯溫手中。
“嘶~”
劉伯溫同樣也是倒吸一口涼氣。
這次恩科錄取的三百進士……實在是太慘了!
雖說早就猜到這次恩科錄取的三百進士在去了寧陽縣以後會不好過,可是誰也沒想到居然會這麼慘。
跟著老百姓一塊兒耕種,吃一樣的飯,種一樣的屋子,就連衣裳和被褥也跟尋常百姓家裡用的一樣。
這還得虧是去了寧陽縣,而且是洪武五年的寧陽縣。
要是去了洪武元年的寧陽縣,這三百個進士不得陪著寧陽縣的老百姓一塊兒餓肚子?
而且不僅僅隻是耕種。
哪怕隻是從奏本上的描述來看,耕種幾乎都算得上是最輕鬆最簡單的內容了。
真正厲害的是所謂的軍訓。
從最開始的每天早上跑二裡地,慢慢變成三裡地,五裡地,十裡地。
從最開始的站立、跨立、蹲下、起立、轉向、隊列,再到兩兩捉對廝殺。
從最開始的一口一個廢物,到後來的笨蛋、蠢貨,新兵蛋子,再到帶著幾分誇獎的“還行,湊合,勉強合格,快趕上八十歲老頭兒跑得快”。
李善長和劉伯溫都不敢想象,這三百個進士在寧陽縣到底都經曆了什麼樣兒的苦楚。
“祺兒他們多半也逃不過所謂的軍訓吧?”
李善長無聲的向著劉伯溫使了個眼色,劉伯溫則是同樣的用眼神回答:“肯定躲不過。”
兩人在無聲無息之間就用眼神完成了交流。
算了吧,反正倒黴的又不止是自家的孩子。
有常黑炭和徐達、湯和他們家裡的孩子陪著呢。
就讓楊癲瘋折騰他們去吧。
無論如何,他楊癲瘋跟這些孩子們也都沾親帶故,折騰肯定會折騰,但要是能學到楊癲瘋的幾分本事,對他們而言也是好事兒。
總比來折騰老夫強。
隻是轉念一想,李善長忽然又變了變臉色,向著朱標拱手說道:“殿下,臣覺得駙馬爺這個法子挺好,以後可以在縣學和府學都推廣開來。”
“嗯,對待縣學和府學的生員,倒是無需像這次的三百恩科進士一般的強度,可以適當減輕一些。”
“比如保留每天十裡地的路步,保留隊列等各種訓練。”
“每年一次。”
“不出數年,我大明各個縣學、府學的生員便都是出將入相的文武全才。”
“……”
劉伯溫有點兒懵。
李善長這個老匹夫是怎麼回事,竟然這麼努力的給太子殿下描繪軍訓的好處?
是,你兒子確實已經不用讀書了,但是你就不怕你未來的孫子……
兒子?
孫子?
劉伯溫眼前一亮,跟著向朱標拱手拜道:“殿下,軍訓實乃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大好事,萬萬不可耽誤。”
李善長那個老匹夫家的兒子已經去了寧陽縣受訓。
老夫家的璉哥兒同樣也在寧陽縣一起受訓。
反正都躲不開了,那就乾脆想得長遠一些,把他楊癲瘋的兒子也拉下水。
啥?
楊癲瘋還沒有兒子?
笑話,他楊癲瘋現在沒有兒子,老夫現在還沒有孫子呢!
李善長那個老匹夫為了算計楊癲瘋,可是連他未來的孫子都搭進去了,老夫還有什麼舍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