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兔部的三百騎兵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
而李明臣嘴上說著不可輕敵,心裡卻忍不住想笑。
湯兔部三百騎兵所謂的戰鬥準備就像是個笑話。
我滴個親娘七舅姥爺欸,湯兔部三百騎兵背後不遠處就是湯兔部族人,而這三百騎兵卻他娘的擺出了經典的銳陣。
這種在高空看去就像是箭頭一般的陣型最適合拿來鑿穿對方的軍陣,也是胡元軍隊最喜歡用的一種進攻陣型。
但是,這種銳陣的要求是重甲重騎,所要鑿開的也是對麵的步兵軍陣。
無甲,輕騎,擺出銳陣,然後要鑿開對麵的輕騎。
能做出這種選擇的將領不能說沒腦子,也隻能說是有點兒什麼大病。
最最關鍵的是,你踏馬湯圖部好歹還有那麼多的老弱婦孺呢。
在生死危機的時刻,整個部落的老弱婦孺不說提前跑路,也不說挑年輕力壯的出來當步兵用,反而全都龜縮在部落裡算怎麼回事?
李明臣晃了晃腦袋,喊過莫日根等幾個百夫長,低聲吩咐道:“忽魯思太部的三百騎兵繞過戰場,捅湯兔部的後背。”
“巴彥、哈斯,蘇和、白音,你們四個各引一個百人隊,從兩翼包抄湯兔部。”
“莫日根和巴圖,還有烏力吉、朝格圖,你們四個各自帶領一個百人隊,跟本官一塊兒正麵吸引往湯兔部的騎兵。”
“注意了啊,是牽製住湯兔部的騎兵,不是跟他們正麵打對攻。”
“……”
隨著李明臣一連串的吩咐下去,莫日根和巴圖等十一個百夫長也各自帶領自己下屬的百人隊開始行動。
對麵湯兔部的三百騎兵則是徹底瘋了。
是湯兔部非得要在部族前麵列陣迎敵嗎?
不是。
湯兔部也不是沒想過提前打探李明臣的動向。
但是等湯兔部打探到李明臣的動向時,李明臣已經帶兵乾掉了逃軍兔部。
冒然衝上去跟李明臣開片,可能三百騎兵都得飲恨沙場。
在巨大的兵力差距麵前,什麼遲滯、放風箏之類的戰術全部宣告無效。
甚至連派人去找更大的部族求救都做不到。
因為湯兔部附近就隻有逃軍兔部、忽魯思太部和招毛兔部。
所以,湯兔部隻能在部族前列陣迎敵,盼著能夠用三百騎兵跟李明臣的一千多騎兵打正麵對攻,利用以命換傷的玩命打法來逼著李明臣不敢對湯兔部下死手。
說白了就是湯兔部在進行一場豪賭,賭李明臣手中的兵力不太夠,賭李明臣不敢拚命。
賭贏了就能保住整個部落。
賭輸了就一無所有。
但是萬萬沒想到啊,李明臣哪怕隻有一千多的騎兵,竟然也能如此不要臉的用出分兵牽製的戰術。
甚至一點兒打正麵對攻的意思都沒有!
忽魯思太部的三百騎兵最先開始動作,脫離開大部隊後,遠遠的向著東北方向繞去,湯兔部的三百騎兵也不得不分出一百騎兵,跟著忽魯思太部的三百騎兵一塊兒繞圈子,防著忽魯思太部的騎兵會突然發起進攻。
然後,湯兔部的騎兵們就看到對麵的李明臣又分出來兩股騎兵,從左右兩側包抄向湯兔部。
湯兔部的騎兵們頓時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隨著分出去的一百騎兵離開,整個湯兔部現在就隻剩下兩百騎兵。
分兵兩翼就等於是把整個湯兔部都暴露在對麵明軍的鐵蹄之下。
不分兵兩翼,就等於是把左右兩翼都暴露在明軍的鐵蹄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