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心而論,寧陽縣這些生員們提出來的套路並不算多麼高明,甚至有些簡單。
其核心宗旨概括下來就一句話,大明賺錢大明花,一文彆想帶回家。
他們所謂的給勞工增加工錢,根本原因也不是讓勞工可以用來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又或者是用來改善生活,而是要借此機會,讓百姓能在工地附近擺攤子賺錢。
擺攤子賺錢的百姓多了,就能慢慢的形成小市場,進而形成聚集效應,商家會變得越來越多,百姓們賺錢的機會自然也就大大增加。
同理,賣出去的商品變多了,工坊裡需要的人手也會增加,大明百姓雖然不用去修橋鋪路,但是卻得到了去工坊裡做工的機會,照樣能夠賺錢。
至於什麼倭寇、倭女之類的說法……
李善長不自覺的瞥了楊少峰一眼。
這可真是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
甚至就差明著說隻要抓倭寇,就有用不完而且還不用花錢的勞工。
李善長忽然感覺賈詡也未必就是曆史上傳說的毒謀士。
跟寧陽縣的這些生員比起來,賈詡先生的道德水準真是太高了,堪稱是“品性高潔”、“心地善良”、“仁義無雙”。
隻是吐槽歸吐槽,李善長卻還是喊來管家,吩咐道:“待會兒等二老爺回來了,讓他再去一趟戶部,請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一塊兒來家裡。”
畢竟是大明的首輔大臣,要為大明國庫考慮的嘛。
……
隨著工部尚書和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先後來到韓國公府,事情的走向也逐漸變得奇怪起來。
先是刑部、吏部、禮部乃至於新設的交通部等一眾尚書們先後來到韓國公府,接著便是大明常務副皇帝朱標同學閃亮登場。
再然後就是禦史台的扛把子劉伯溫,緊接著其他各個院、監、寺等衙門的扛把子也先後到來。
數十人聚在李善長的家裡開會,硬是把楊少峰蹭飯加出氣的計劃給弄成了一場小型朝會。
再然後,因為朱皇帝不在場的原因,這些尚書、院正、監正、寺卿等扛把子們說著說著就直接開吵。
“你們工部就他娘的知道提計劃,完全不考慮國庫的死活!”
“啊對對對,你們國庫可太他娘的空虛了,老鼠進去都得含著眼淚走!”
“不含眼淚有什麼辦法?一大堆黃金白銀,愣是找不到一粒糧食,誰看了不心疼?”
“大傻扚,國庫本來也不是存糧食的地方,糧食都他娘的在太倉裡存著呢!”
傻扚,這詞最晚出現於元朝,馬致遠《薦福碑》第二折,“傻扚快放手,我趕相公去!”)
亂七八糟的吵了大半天之後,一眾扛把子們忽然又想起了始作俑者。
楊癲瘋肯定是不能惦記,畢竟這貨已經是駙馬爺兼瀛國公,整個大明朝堂上也沒人能使喚他。
但是楊癲瘋帶來的這十幾個生員不一樣啊。
雖然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說法,而且還有周敬心那個混蛋做榜樣,這十幾個生員多半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可他們也是有真本事啊。
大不了以後隻在中午使喚他們。
搶人!
繼續吵!
挽起袖子加油吵,實在不行就物理說服對方!
交通部尚書率先開口:“都說了要想富,先修路,不把人給我們交通部,你們就是大明的罪人!”
吏部尚書直接嗤之以鼻:“誰都知道要先修路,可是地方上那麼多的州縣都缺親民官,而且還有那麼多新設的州縣,你們大嘴一張就把人給劃拉到交通部,那缺少的地方官你們頂上?”
工業部尚書冷笑以對:“對對對,你們吏部缺少親民官更重要,我們工業搞壓水機和蒸汽機就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