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過不斷的改進,寧陽縣的玻璃工坊現在所產出的玻璃,已經無限接近於純淨透明,幾乎沒有什麼肉眼可見的雜質。
朱標忍不住嘖嘖稀奇,“到底是寧陽玻璃工坊,確實厲害。”
楊少峰拿起一個玻璃杯,隨手敲了一下。
“錚~”
清脆的玻璃聲響起,楊少峰滿意的點了點頭,喊過一個工匠問道:“現在產量怎麼樣?”
工匠拱手答道:“回大老爺,要是全部拿來產生這樣兒的玻璃杯,一天之內就能弄出兩千來個。要是按照四個茶杯搭配一個茶壺來算,一天可以弄出四百套左右。”
楊少峰點了點頭,朱標卻在心裡盤算開來。
登州榷場那邊兒,一個茶壺搭配四個茶杯,某些黑了心腸的奸商敢賣到九百九十九貫。
就這,還得算是友情價,而且還不計算必須有的“選配”。
要是全都算上,一套下來的價格恐怕得幾千貫。
即便按照每套一千貫的價格來計算,都足以賣到四十萬貫?
幾千貫啊,一斤大米才幾文錢,哪怕按照十文錢一斤來算,一貫錢都足以買上一百斤大米。
這已經不是黑心不黑心的問題了。
這單純的就是拿藩商們當傻子玩兒。
朱標一邊在心裡吐槽,一邊問道:“那個玻璃呢?就是拿來做窗戶的。”
工匠拱手答道:“回殿下,要是換成單純的玻璃,每天的產量會更高一些。按照每片玻璃長兩尺,寬一尺半,每扇窗子需要兩片來算,每天所生產出的玻璃,差不多可以安裝兩千扇左右。”
一間屋子能用到幾扇窗戶?
這玩意兒沒個固定的標準。
但是,按照每間屋子用到十扇窗戶,每扇窗戶都用雙層玻璃,寧陽縣玻璃工坊的產量也足以供應五十座房子所需。
每天都已經有這些,一個月呢?
最關鍵的是,這還僅僅隻是一個寧陽縣的玻璃工坊。
要是其他州縣的玻璃工坊都慢慢的形成規模,那整個大明的玻璃產量又會有多高?
想到這兒,朱標忍不住將目光投向楊少峰,問道:“姐夫,如果咱們整個大明的所有州縣都大量生產玻璃,玻璃多到用不完的情況下,會不會把玻璃的價格給壓下來?”
楊少峰嗯了一聲道:“玻璃的價格早晚都是要被壓下來的。”
“但是在玻璃的價格被徹底壓下來之前,咱們可以先拿出來一部分,到榷場去忽悠傻子。”
“反正現在是傻子太多,騙子不太夠用。”
朱標忍不住黑著臉說道:“傻子的數量不一定多,但是願意當傻子的聰明人肯定不少。”
比如說樸得歡、樸成性,再比如說杜舜欽他們。
越是像他們一樣的聰明人,就越知道在登州榷場當傻子的重要性。
楊少峰卻是好像沒有聽到朱標的吐槽,反而頗為得意的說道:“要是沒有這些聰明人,大明百姓吃的糧食價格就壓不下來,大明百姓也很難吃得上香料。”
說到香料,楊少峰忽然又想起了占城。
也不知道老登和李善長、劉伯溫他們到底有沒有決定怎麼對待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