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成之感覺心很累,實在是太踏馬累了。
就算你們沒有看過《孫子兵法》也沒看過《三十六計》,哪怕你們沒有看過任何關於如何用兵打仗的書籍,最起碼你丫你也應該了解人性吧?
可惜懷良這個所謂的倭國親王倒是厲害,既他喵的不了解打上門來的楊少峰,甚至都不了解自己手底下的小弟。
所以,你他喵的什麼都不了解,是怎麼敢放任那些倭寇去劫掠大明的?
就因為你覺得所謂的神風能保佑倭國?
還是說,倭國根本就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
顧成之一邊在心裡瘋狂吐槽,一邊麵無情的說道:“親王殿下或許沒聽說過楊癲瘋的名聲,但是小婿在大明之時曾跟他有過交集,知道他的為人。”
“嗯,說他是小肚雞腸,都顯得他大度。”
“此人素來重視華夷之辯,哪怕是街上要飯的叫花子,隻要是個大明人,他就能把這個叫花子當人看。”
“雖然也會派人把這個叫花子抓起來當勞工,但是該給的工錢不會少。”
“可要換成不是大明的人,在他那兒就連人都算不上,哪怕是高麗、安南等國的使節甚至國主,在他眼裡也算是未開化的野人。”
“倭國許多浪人劫掠大明,前幾年甚至還有人受雇於江南士紳,想要在登州府殺了他,似這般的深仇大恨,他又怎麼可能輕輕放過?”
“這次進攻倭國,不從倭國身上狠狠割下一塊肉,他是絕不肯善罷甘休的。”
“又怎麼可能什麼條件都不提,放任菊池武政回來報信?”
說到這兒,顧成之又話鋒一轉,說道:“至於菊池武政……剛剛他在提到楊癲瘋之時,曾經數次欲言又止,離去之時也是緊低著頭顱,隻怕心裡已然生出不臣之心。”
懷良再一次愣住,直到過了好一會兒才開口問道:“剛剛你說,有可能是那楊癲瘋提出了隻有添黃才能答應的條件,你覺得可能是什麼條件?”
顧成之輕搖羽扇,說道:“無非就是那麼幾種可能。”
“一是懲治那些去過大明劫掠的流浪武士。”
“依著楊癲瘋一貫的性子,隻怕有一個武士去過大明劫掠,他就會要求倭國交出十個甚至百個、千個武士。”
“他一定會讓人將這些武士在倭國平民麵前斬殺,以此來震懾人心。”
“二是他必然會要求在倭國駐軍,這個駐軍的規模有可能是百戶所,也有可能是千戶所甚至是衛指揮使司。”
“三是倭國的礦藏。”
“此人素來眼高於頂,又是個貪得無厭的性子,既然神風未能將其戰船掀翻於海上,那他定然會獅子大開口,要求倭國交出煤礦與鐵礦乃至於金礦、銀礦。”
“四是明國商賈或百姓在倭國的治外之權。”
“倭國有貴人不履賤地的說法,他也不認為倭國有審判明國人的資格。”
“事實上,高麗、暹羅、安南、占城、緬甸等藩,都跟明國簽有類似的條約,約定凡明國商賈百姓在諸藩國犯事,藩國官府無權處置,必須報由明國使館進行處理。”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倭國必須要向明國皇帝稱臣納貢,就連表章上也必須用‘大明皇帝爺爺陛下’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