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皇帝並沒有打算親自下場去對付魏觀。
區區一個知府而已,讓禦史台和錦衣衛去查就已經足夠。
朱皇帝也不相信魏觀能經得住禦史台和錦衣衛的聯手審查。
說白了,官老爺和士紳雖然是一體兩麵,但是兩者之間恰如某個狗東西寫的《士紳論》所說,官老爺和士紳之間存在利益衝突。
官老爺們重視的是權,他們想的是有權就能有錢。
而士紳們重視的同樣是權,隻不過士紳們所想的是用錢來收買權,繼而淩駕於權。
在士紳們沒有付出足夠的好處之前,除非官老爺們都是蠢蛋,否則是絕不可能把手中的權利渡讓給士紳們的。
尤其是牽扯到方方麵麵的話語權。
隻是一想到《士紳論》,朱皇帝又再次想到了自家的那個好女婿,順帶著又想起了自家的好大兒。
“這兩個混賬東西,跑到倭國那麼久,到現在也不說給咱寫封信回來。”
“都是欠收拾的混賬東西!”
……
就在朱皇帝罵罵咧咧的表達著不滿時,楊少峰和朱標已經返回了登州府。
“先整……先得是麻煩禮部。”
“石見國是矮矬子取的名,石見銀山也是矮矬子那邊的叫法。”
“得先讓禮部想一個府名出來,最起碼不能難聽。”
“依臣之見,不如讓禮部先想名字,回頭殿下就說不滿意,讓他們一個一個的換,最後再挑選他們遞上來的第一個名字為府名。”
楊少峰一邊喝茶一邊笑眯眯的說道:“接下來才是吏部,一個知府,幾個同知,再加上其他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佐貳官。”
“而且府下麵要分設州縣,知州、知縣還有相應的佐貳官也得安排上。”
“再然後才是戶部往那裡遷移百姓。”
“哦,還有大都督府,畢竟都已經設府立縣了,周圍又全是一些不當人的矮矬子,大都督府也得準備好派駐衛所。”
“還有兵部。”
“驛站必須安排上,起碼也要方便遷移過去的百姓寫信回來。”
“……”
楊少峰笑得陰惻,朱標也同樣笑得不懷好意。
“還有內閣跟禦史台呢。”
“這次姐夫弄出來的那個《癸醜條約》,可以說是個新鮮玩意兒。”
“雖然裡麵有很多內容不適合用在大明周邊的藩國,但是小弟琢磨過,像一些比較遠的外藩,尤其是西域以西的諸多外藩,卻是完全可以用的。”
“這些東西得讓內閣好好琢磨琢磨。”
“恰好今年年底就要統計第一個五年規劃的進度,還要著手製定新的五年規劃。”
“又恰好多了一個府的地盤,多了一座銀山……”
朱標不懷好意的嘿嘿乾笑兩聲,又繼續說道:“還有巡察禦史衙門,也要趕緊安排上。”
“對了,還有鴻臚寺和行人司,也要準備派往倭國的使節,順便還得製定倭國的朝貢規矩。”
“嗯,也不太好厚此薄彼,不如就三年一貢吧,跟棒子一樣都是三年一貢。”
“……”
直到把內閣跟諸部、監、寺、院全都安排了一遍後,朱標才伸了個懶腰,說道:“擅自出兵倭國的事兒,小弟已經在信裡寫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