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池良政臉上的得意之色是故意做給樸成性等人看的,而麵對楊少峰時的諂媚之色,竟讓李善長隱隱約約看到了菊池良政身後瘋狂搖晃的尾巴。
他娘的,還是草率了啊。
當初就應該先讓常遇春和藍玉他們組團去一趟倭國。
這倆加起來肯定比他楊癲瘋更狠辣,倭國也肯定比現在更加乖巧。
正當李善長在心裡胡亂吐槽時,楊少峰又笑眯眯的說道:“本官去了一趟倭國,也隻到了倭國百姓之言。”
“嗯,基本上聽不懂。”
說到這兒,楊少峰又將目光投向菊池良政,問道:“你說,這是本官的錯嗎?”
菊池良政心中暗道一聲不妙,卻還是滿臉諂笑的說道:“這豈能是駙馬爺的錯?是敝國倭人不識教化,不通上國語言文字之妙,皆是敝國之錯也。”
樸成性和波隆摩羅閣以及杜舜欽等一眾藩國使節都驚呆了。
眾所周知,各個藩國雖然不一定有自己的文字,但是都有各自的語言。
至於說中原堂口的漢語和漢字,則是被各個藩國的上層貴族所壟斷。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棒子家的讀書人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來大明參加科舉。
敲黑板。
棒子是大明藩屬,所以棒子家的讀書人可以來大明參加科舉,參與名次的評定,甚至會跟大明的讀書人一樣授官。
當然,棒子家的讀書人一般也不會輕易接受大明的授官。
因為大明給他們所授官職一般都是些從八品甚至九品的小官。
而他們隻要回到棒子,起點就比棒子本土的讀書人更高,哪怕混不到棒子家的最頂層,起碼也能混到棒子家的六曹郎中相當於大明的六部),以後就有機會成為一個小的門閥世家。
就算退一萬步講,這些棒子家的讀書人在回到棒子以後,也能多教授一些學生,向著學閥的方向發展。
所以,能夠學習漢語和漢字的,在任何一個藩國都屬於絕對的上層人物。
這些人把持著漢語和漢字的學習機會,絕不給底層賤民們染指的機會。
甚至在楊少峰帶著登州艦隊去倭國之前,倭國就已經在運轉這一套學問壟斷模式。
隻是樸成性等人萬萬沒有想到,菊池良政這個小矮矬子竟會如此不要臉,把所有責任都一股腦的都攬在了倭國身上,連一絲一毫的辯解都沒有。
當然,菊池良政這個小矮矬子要不要臉是他的事兒,樸成性等人還是更關心楊少峰提起語言問題的用意。
難道是想讓各個藩國都改用大明的漢語?
如果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改用漢語倒是沒什麼。
畢竟這些使臣本身就是貴族或者讀書人出身,隨便拎一個出來都能說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話,也能寫得一手漂亮的漢字。
但是從長遠的家族利益出發,改用漢語可就大大的有問題了。
因為讓各個藩國都改用漢語,就意味著那些賤民也有了學習漢語的機會。
損害的就是自己家的長遠利益。
隻是樸成性等人心中焦慮,卻又沒膽子站出來直接反對。
瞧著神色各異的眾多藩使,楊少峰隻是輕笑一聲,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說道:“放心,本官不是讓爾等立即推行大明官話,而是準備製定一個大明官話的學習標準。”
“能聽是一回事。”
“能說又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