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縣那個地方有點兒邪性。”
朱皇帝咂吧咂吧嘴,“要麼是文廟的位置有點兒問題,要麼就是整個縣的風水都有點兒問題。”
“你瞧瞧這幾個混賬東西寫的奏本。”
“靜海縣說要大力開采煤礦,順帶著要修港口,裡外裡的意思就是缺人。”
“遵化縣說要采煤煉鐵,奏請朝廷遷移十萬戶百姓去遵化。”
“這個就更厲害了。”
朱皇帝順手又把幾份奏本推到馬皇後身前,滿臉唏噓地說道:“淮安府不聲不響乾大事,標兒前腳讓人把遼東招工的公文送過去,淮安府後腳就派人去鄰近的州縣招工。”
馬皇後拿起幾份奏本看了看,忽然笑了一聲,說道:“淮安府的動靜傳出去,那四十多個小混賬肯定會有樣兒學樣兒。這下子好了,汪廣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且有他頭疼的。”
朱皇帝嘿的笑了一聲,隻是剛剛笑完,臉色就再一次沉了下來。
“你看看這個。”
朱皇帝鄭重其事地將一份奏本推到馬皇後麵前,冷笑一聲道:“妹子,你說這些人都是怎麼想的?”
馬皇後拿起奏本看了一眼,隨後也冷笑一聲道:“他們還能咋想?無非就是在賭你這個皇帝的氣量。不過,這些人倒是學聰明了。”
楊公祠。
給活人立生祠。
理論上來說,立生祠並不違背大明律,而且曆史上也早有先例。
西漢欒布為燕相,燕齊之間為其立社,號欒公社;石慶為齊相,齊人為立石相祠。
如果是寧陽縣或者登州府的百姓給楊少峰立生祠,這事兒完全說得過去,朱皇帝和馬皇後也不會當成什麼大事兒。
偏偏這些楊公祠沒有出現在寧陽縣和登州府,反而出現在江南的一些州縣。
“楊公治蝗抗旱,造福萬民。”
“楊公奏請朝廷修《洪武大典》,堪為萬世師。”
“楊公造收割機,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楊公造壓水機,當代魯班。”
“……”
從楊少峰當上寧陽知縣開始,一直到最近這兩年折騰出來的動靜,幾乎有一件算一件,都被人找出正麵且積極的意義,然後再大肆宣揚,恨不能把楊少峰吹捧成活著的當世聖人。
立生祠。
必須立生祠以為紀念。
那麼問題來了。
楊少峰現在的身份是當朝駙馬兼瀛國公、兼登州知府、兼寧陽知縣、兼鴻臚寺少卿、兼大明數十位知縣甚至未來數十位知府的恩師。
當他的聲望被推高到當世聖人、一呼萬應、甚至蓋過當朝皇帝的地步,當朝皇帝會怎麼想?
哦,全天下人都認你楊癲瘋而不認咱這個皇帝?
這要是不找個由頭宰了你,萬一哪天你想當皇帝了怎麼辦?
就算你楊癲瘋忠心耿耿,確實沒想著當皇帝,但是你手下的那些人想要搏一個從龍之功怎麼辦?
咱能信得過你,難道咱還能信得過所有人?
即便咱能信得過你,也能信得過所有人,但是你楊癲瘋真就一丁點兒的毛病都沒有?
比如說奢靡無度、食不厭精?
一個身上有汙點的聖人,你配當聖人?
既然你不配當聖人,世人偏偏又把你推崇為聖人,那是不是就能說明你在邀名養望?
你說你都已經做到了國公的位置,又是當朝駙馬,你還不斷的邀名養望,你想乾什麼?
肯定是為了造反!
就算不是為了你自己當皇帝,也肯定也是跟曹操和司馬懿一樣,為子孫後代謀朝篡位做準備!
所以,皇帝你確定不殺楊懿?
朱皇帝嗬的冷笑一聲。
“這些人確實長進了啊。”
“竟然玩起了捧殺的手段。”
“不像以前一樣傻乎乎的衝在前麵。”
“也不像以前一樣玩兒那些不入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