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恨不得直接掐死李祺。
哪怕是背上一個殺子的罪名,也好過被李祺這個混賬東西活活氣死。
但是當李善長親眼看到所謂的旋耕犁之後,原本滔天的怒火便儘數轉化為震驚。
李善長走到幾乎整體都是由鋼鐵結構組成的旋耕犁麵前,伸手摸了摸巨大的旋耕刀片,一抹刺骨的寒意便由手指傳到心頭。
“嘶~”
剛剛確實是老夫錯怪祺兒了。
眼前這個所謂的旋耕犁,光是看它用來配重的鐵塊,就知道這玩意兒最起碼也要兩頭甚至三四頭健牛才能拉得動。
李善長直接扭頭,望著楊少峰問道:“這就是駙馬爺說的旋耕犁?”
好像,大概,也許,老夫並不該一味的責怪祺兒?
誰他娘的能想到,他楊癲瘋所說的旋耕犁竟然是這麼個玩意兒?
楊少峰直接點頭應是:“對,這就是旋耕犁。”
“這玩意兒嘛,大了大了點兒。”
“可是擱在遼東,就算再大的犁頭也不會顯得太大。”
“畢竟這農場麵積高達萬頃,隻要填平農場裡的水泡子,便可以敞開了勁兒去耕種,不用像江南一樣擔心耕到鄰居家的田地,又或者是需要考慮山坡上掉頭的問題。”
李善長再次伸手摸了摸旋耕犁的刀片,沒好氣地瞪了楊少峰一眼,說道:“老夫要說的是這個嗎?”
“老夫的意思是,造這麼一個旋耕犁,得用掉多少斤的鋼鐵?”
“要牽引這麼一個旋耕犁,需要多少頭牛馬?”
“老夫怎麼不知道,咱們大明的鋼鐵產量和牛馬的數量,竟然高到讓你駙馬爺敢弄這種旋耕犁的程度?”
楊少峰直接翻了個白眼,隨手招過李祺,吩咐道:“來,李主任好好給李相說說這個旋耕犁。”
李祺頓時來了精神:“啟稟李相,根據旋耕犁大小的不同,大概需要五百到一千斤左右的鋼鐵。”
“同樣的,根據旋耕犁的大小不同,所需要牽引的牛馬數量也不一樣。”
“最小的旋耕犁,大概需要五頭牛來牽引,最大的,差不多要十頭才行。”
“除了旋耕犁之外,從寧陽調來的工匠們還在試製多犁頭的深耕犁。”
“對於鋼鐵的牲口的需求,應該跟旋耕犁差不了太多。”
“哦,還有壓水機,這個東西也已經提上了日程。”
“……”
李祺吧吧吧地說個不停,李善長卻是越聽越懵。
不對呀。
老夫的兒子是韓國公府的小公爺,打小兒就是讀四書五經長大的,雖說在算學、機械各方麵也都有所涉獵,但是他怎麼可能懂得什麼旋耕犁和深耕犁?
就算他在寧陽縣農場待了一年,可是一年的時間,真能讓人學到這麼多的學問,真能讓人有這麼大的變化?
李祺又繼續說道:“按照工匠們的推算,即便是最小的旋耕犁,其犁地效率也有曲轅犁的兩倍甚至更多。”
“如果跟多犁頭的深耕犁互相配合,效率應該會更高。”
“原本十個人,十頭牛,一天能開墾出十畝地,換成旋耕犁和深耕犁,大概就是六個人,十頭牛,一天能墾出二、三十畝地。”
“……”
李善長本能地感覺有些不對勁。
按照李祺的描述,旋耕犁的效率要遠遠高於曲轅犁。
也就是說,大量使用旋耕犁來犁地,應該能為農場節省出大量的人手和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