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晨曦初破,宋軍營地便響起了雄渾激昂的號角聲,那聲音綿延十裡,使得整個大宋軍營瞬間沸騰起來。
各軍各都在集結,紛紛整裝待發,迅速在軍營前方彙聚,編織成一片片井然有序的方陣,宛如鋼鐵洪流,向前進發。
這是要進攻吳軍大營和沭陽城的計劃!
今日集結的人數至少有十萬將士,鋪天蓋地,浩浩蕩蕩,鐵甲閃光,威武不凡。
在宋軍陣勢的核心,中軍大旗高擎,黃羅傘蓋之下,趙匡胤端坐於黃綢緞包裹的雕龍椅上,麵容嚴峻,目光如炬,凝視著前方未知的戰場,他周身散發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場。
在他的對麵,吳軍也在集結,人數至少也有七八萬人,各方陣同樣清晰,有重甲方陣,騎兵方陣,陌刀方陣,長槍方陣,神機營等等。
“這些便是吳軍之精銳?觀其鎧甲兵刃,竟絲毫不遜色於我大宋禁軍之裝備。”
趙匡胤凝視著前方吳軍方陣,目光銳利如鷹隼,尤其當他的視線落在那重甲方陣之上時,不由微微眯起了雙眸。
隻見那一列列重甲士兵,身披厚重的鎧甲,手持堅不可摧的盾牌,那鎧甲光澤閃爍,似有明光流轉,分明是極為罕見的明光鎧。
趙匡胤心中暗自盤算,這一身重甲與盾牌所需之鋼鐵,足以裝備普通士兵五人有餘。
此番景象,著實令趙匡胤心生詫異。他心中暗自思量:這吳軍究竟是從何等處籌得如此多的鐵石?又何以能在熔爐中鍛造出如此整齊劃一、成片相連的甲胄與盾牌?這其中,定有不為人知的秘密與玄機。
趙匡胤還是有眼力的,因為他看到最閃耀的部隊,就是蘇宸手裡一個王牌——重甲軍,各個身強力壯,選拔了身高超過一米八,體能好的士兵,身披重甲,手持厚盾牌,到時候麵對衝鋒時候,能夠擋住騎兵的衝擊,甚至如同人牆堡壘,可以擋住普通士兵的衝鋒。
蘇宸可是使用了水力鍛造機,壓製鐵板,熔爐鋼鐵等,初級的工業技術因為超過這個時代的先進,所以武器鋒利,鎧甲也更能防禦冷兵器的攻擊。
此時的蘇宸也出現了,站在一個戰車之上,有一定高度,他可以利用手裡的望遠鏡,看到宋軍方陣的將領和趙匡胤本人。
“這就是趙匡胤嗎?”
蘇宸通過望遠鏡,看到了趙匡胤本人,四十多歲的年紀,麵容堅毅,國字臉龐透露出不凡的英氣,濃眉之下,一雙虎目炯炯有神,整個人的五官很有立體感,棱角分明,不怒自威。
他終於見到了這個宋國的太祖皇帝,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
說不激動是假的,但蘇宸經過這些年的磨煉,已經不是當初的現代人心裡,他把自己也帶入了古代身份,一個權臣,吳國的平南王,未來的九五之尊。
所以,他麵對趙匡胤,雖然有欽佩、認可,但終究是對手,還是免不了要致對方於死地!
正當此時,大宋將領黨進挺身而出,跨坐戰馬之上,聲如洪鐘,響徹雲霄:“吳國新立,非但不思休養生息,反而四處征戰討伐,先滅錢越、再吞南漢,戰禍連綿,致使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此等行徑,實乃惡貫滿盈,倒行逆施!今日,爾等竟又膽敢入侵我大宋疆域,踐踏我百姓安寧,真真是毫無人性,天理難容!”
他這一番言辭,犀利而直接,先給吳軍扣上一頂沉甸甸的“惡名”,意圖在道義上搶占先機。
黨進深知,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占據道德高地,便能將自己的軍隊塑造為正義之師,師出有名,方能名正言順地攻打對方,搶占氣運。
太史昭亦策馬而出,與黨進遙相對峙,其聲若雷鳴,響徹天際:“宋國立朝,德位不正!大宋皇帝趙匡胤,欺壓柴氏孤兒寡母,篡奪皇位,實乃國之大賊!自宋國立國以來,戰事頻仍,滅南唐、蜀國,征荊楚,犯北漢,所到之處,士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大宋軍隊,才是真正的惡行累累!”
他言辭激昂,句句直指宋軍痛處,更將趙匡胤的皇位得來方式公之於眾,意圖在道德上給予沉重打擊。接著,太史昭話鋒一轉,高聲道:“反觀我吳國軍隊,每攻一城一地,皆以民為本,開倉放糧,均分田地,真正做到了造福一方。我吳國大軍,才是真正的正義之師!今日討伐大宋,隻為實現南北一統,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胡說八道!”黨進聞言,怒火中燒,雙眼幾乎要噴出火來。
他無法容忍太史昭如此將宋軍描繪成惡棍,更無法容忍其對大宋皇帝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