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兩相對照,那股拳意似乎與投映畫麵中的虞皇拳意有些相似之處。
如果宋祁沒有猜錯,演化的就是虞皇修行的最本源之道。
拳中有意,意中有勢,勢中有道。
所謂神通的本質,便是將一切的一切都綜合起來,最後全部爆發出去,產生無與倫比的偉力。
“我雖按照黎皇的建議,修了虞皇經。”
“但若論道則傳承,還是黎皇之道更加契合於我。”
在四大皇道經文中,宋祁首先發現了一個共性。
那就是以肉身見長的頂級強者,力、速、空間這三種,絕對是必修課。
兩大武道人皇、祖凰、雷帝皆對這三種道給出了各自的理解與詮釋。
其實空間之道,宋祁絕對是最可以理解的。
你彆的道都可以不精通,但若是空間之道不精通,那問題可就大了。
打得贏追不上,打不過逃不走。
空間之道能否殺敵是兩說,但絕對是生存的最大保障。
我無需打過你,隻需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念及此處,宋祁不由得想起了鐘儕。
老鐘估摸著不是先天空間聖體,也絕對大差不差。
日後在這一道上,絕對前途光明。
黎皇經演化出來的寶圖共有六幅。
排除上述的必修三大道之外,多出了火、刀與時間。
時間道圖,無比玄妙。
僅僅一眼望去,就能發現它淩駕於黎皇經演化出的全部道圖之上。
應是黎皇所主修的最本源之道。
宋祁橫向對比,發現時間道圖與虞皇經演化的第四幅道圖交相輝映。
起碼在宋祁的視角中,二者處於伯仲之間,難分高下。
“想要掌握三世身這一最頂級的人族武道秘法,就必須先掌握一定的時間之道。”
“否則便無法在時間長河中,映照出自己的過去身與未來身。”
宋祁對時間道圖驚鴻一瞥,淺嘗輒止。
他害怕又像剛才一樣,深陷道圖中。
這萬華玉說得好聽,可以外邪不侵。
但這是皇者傳承中的大道圖錄,很難保證這小小萬華玉能夠起到作用。
“這是祖凰的火之大道?”
兩幅燦爛的火焰道圖自宋祁的冥想下緩緩飄出。
它們一左一右,橫亙了宋祁的整座識海。
同為火道,二者卻有本質上的不同。
繁複的紋路萬千,似乎每一筆每一畫都不一樣。
但這種不同究竟體現在哪裡,宋祁卻根本說不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