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張定神情專注地手持著那架高倍數的望遠鏡,目光如炬般緊緊盯著遠方硝煙彌漫的戰場。他一動不動,仿佛整個人都與這緊張激烈的戰鬥場景融為了一體。
每一個細微的變化、每一次敵我雙方力量的此消彼長,都逃不過他銳利的眼睛。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但張定始終保持冷靜和警覺,全神貫注地觀察著一切,並在心中默默分析判斷,隨時準備根據最新的戰況做出相應的戰術調整,以確保己方能夠
總兵看似跑了很遠,其實不然,短短一段時間,憑借著雙腿又能跑多遠呢?至少張定憑借著望遠鏡就知道李大已經和他們乾起來了,時不時的就有零星的火光一閃一閃的。
眼看著李大把敵人堵住了,張定不由得長出了一口氣,這要是讓敵人就這樣跑回去了,這攻城估計還得花費一番力氣。張定估摸著到現在總共傷亡可能也就千把號人左右,絕大多數人都隻是跑路了而已。
隻要給予對方充足的時間,並且確保他們擁有足夠數量的糧食作為補給和支撐,那麼對方遲早都能夠憑借著頑強的意誌與不懈的努力,將那些曾經四散逃竄、失去組織的人員再度聚攏到一起,並通過嚴格的訓練以及精心的部署,使之重新凝聚成一支具有強大戰鬥力的隊伍。
正因為如此,深知這一情況嚴重性的張定,在每一次與敵人交鋒時都會全力以赴,竭儘所能地去殲滅敵人更多的有生力量。
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剛剛才舒了一口氣的張定不由自主的又開始提起了自己的擔心:無他,張定竟然發現槍口調轉了方向,朝著邊上去了!
這可是壞了,槍口調轉了方向,意味著敵人也就換了方向,要是敵人傻不拉嘰的一頭直接往前衝,張定相信李大還摟得住,但是現在敵人往旁邊跑,李大大概率是無能為力的,就隻能像現在一樣攆著對方的屁股跑。
當然,這也不能怪李大,甭說手裡隻有幾千號人的李大,就算是他,也不敢保證敵人不能從旁邊突圍出去。張定當即立斷:“劉三刀,你迅速帶人給我堵住他們,千萬彆讓他們給我跑咯!”
“是,大人!”在一旁早就準備好的劉三刀立即翻身上馬,帶著手下的人就衝了出去。張定本來還有接近三千的預備役,現在劉三刀帶著大股騎兵一走,張定身邊就隻剩下近千人近衛軍。
張定目不轉睛的盯著戰場,他生怕讓敵人給跑了。
“押上!”隨著的敵人跑的跑,死的死,絕大部分敵人已經超出了燧發槍的射程,張定也毫不猶豫的下令讓士兵們往前推進,這樣既可以縮小包圍圈子,增強火力。
還可以騰出更多的人手,去充實那些薄弱的地方。
“前進!前進!”隨著張定一聲令下,數名傳令兵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出。他們扯著嗓子,聲嘶力竭地呼喊著命令,那聲音仿佛要穿透雲霄一般。胯下駿馬四蹄翻飛,風馳電掣般沿著戰線飛奔而去。
接到命令後,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在各級軍官的指揮和帶領下,他們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向著前方堅定地邁進。
由於戰線不斷收縮,原本密集排列的人群此刻變得擁擠不堪,人影相互交錯、重疊,遠遠望去,竟給人一種綽約朦朧之感。然而,這並沒有影響到士兵們的士氣,反而讓他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共同應對即將到來的戰鬥。
張定看著忽然心頭一閃,一個大膽的想法已經浮上了心頭:不知不覺天空已經開始蒙蒙亮了,不再像之前那樣黑的像鍋底,天亮之前這場戰爭都不能結束。
隨著戰線的縮小,士兵們也顯得多了起來。雖然嘴上喊著“不可放過一個,”但是張定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常言道:“求上則可能居中,求中或許就會居下。”這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就拿張定來說吧,如果他不將目標設定得高遠一些,那麼下麵的那些人恐怕都不知道該如何敷衍了事、得過且過了。
畢竟人的惰性總是存在的,若沒有一個高懸在前的明確方向和嚴格要求,很容易就會陷入懶散與懈怠之中。所以說,隻有定下較高的目標,才能激發人們潛在的動力和積極性,促使大家全力以赴地去努力奮鬥。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即便目標定得再高,實際上總歸還是會有一部分人無法完全達成。既然如此,倒不如一開始就讓這個目標高高在上,這樣即使最終有些人未能達標,但整體所取得的成果也必然比原本低標準下要好得多。
正所謂“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嘛!因此,從各個方麵綜合考慮來看,把目標定得高一些絕對是明智之舉。
反正戰爭的終極目的並不是殺了他們,而是占領南寧城。這些人就好像是地裡的麥子,彆看現在還在抵抗,但是一旦拿捏住他們的家人,他們馬上就會調轉槍頭。
這個計劃來的很突然,也很冒險。但張定決定賭一把,說做就做,他立即開口:“二黑!魏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