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你又沒說,我以為……_明末混日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混日子 > 第343章 你又沒說,我以為……

第343章 你又沒說,我以為……(2 / 2)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裡,權力、金錢、美色交織成一張巨大的網,將一個又一個原本正直善良的人緊緊束縛。

麵對如此強大的攻勢,要想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廉潔的品質,實在是難上加難啊!

這些被腐化的官員們不知何時起,竟偷偷摸摸地學起了明朝官員的那一套斂財手段。

他們絞儘腦汁、不擇手段,想儘各種辦法從百姓身上搜刮錢財。有的官員利用手中職權,巧立名目收取額外費用;有的則暗中勾結富商大賈,通過權錢交易獲取巨額賄賂。

然而,這還不是最過分的。更令人發指的是,這些貪婪的官員們不僅自己瘋狂斂財,還將黑手伸向了土地資源。

他們和本地地主狼狽為奸,想辦法讓這些百姓破產,然後骨折價收購這些土地。

隨後把許多本不屬於自己的土地掛在名下,借此收取高額的租金。這種行為使得大量無辜的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生活陷入困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中,有個彆官員的貪婪程度簡直超乎想象。僅僅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他名下所擁有的土地竟然多達數萬畝!如此驚人的財富增長速度,就連一向見多識廣的張定都被嚇得目瞪口呆。

張定十分震怒,把這些貪官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一遍。然後立即命令稅務部行動處聯合錦衣衛一起查辦,膽子這麼肥,這不好好治一治還得了?

然後大筆一揮明文取消了明朝給予讀書人的各種優待,明朝規定,讀書中舉人可以免稅400畝,中進士可以免2000畝,家裡有做到四品官的,再免2000畝,有做到二品官以上的,再免1萬畝。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這些人名下擁有巨額財富,但其實大部分人的手中並沒有那麼多的真金白銀。

其中有相當數量的讀書人,他們雖然讀了不少書,有著一定的文化素養和社會地位,但也不過就是些小地主罷了,更有甚者僅僅是從稍微富裕一點的農戶家庭走出來的而已。

即便是那些有幸踏入官場、試圖通過權力來謀取錢財的人,他們撈錢的速度也遠遠達不到人們想象中的那種程度。

要知道,在江南地區這樣經濟較為發達的地方,一畝上好的田地價格可能高達十幾兩甚至幾十兩銀子!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對於那些剛剛開始貪汙受賄的官員來說,想要迅速積累起大量的土地財富並非易事。

就這樣,那些原本可以享受免稅待遇的份額瞬間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而其中最為虎視眈眈的便是當地的一眾富有人家。

這些富豪們紛紛絞儘腦汁,想儘辦法將自己名下廣袤無垠的土地全都巧妙地掛靠在了那些擁有功名的讀書人名下。如此一來,他們便能堂而皇之地規避掉來自政府的繁重賦稅。

然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為了換取這一“特權”,這些富人們需要每年向那些讀書人慷慨解囊,捐獻出一定數量白花花的銀子作為回報。

這種看似雙贏的交易實則暗流湧動,其中牽扯到的利益關係錯綜複雜,令人難以捉摸。

在每一年裡,明朝所規定的賦稅與徭役的總數額都是固定不變的。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朝政府能夠直接征稅的人口卻呈現出逐漸減少的趨勢。

這就導致了一個嚴峻的問題:為了滿足既定的財政需求,明朝政府不得不將更多的賦稅負擔強加於日益縮減的納稅人群體之上,並要求他們承擔更為繁重的徭役任務。

如此一來,那些原本辛勤勞作、安分守己的自由民們漸漸感受到生活的壓力變得難以承受。麵對不斷加重的稅負和無休止的勞役,他們感到絕望和無助。

於是,許多人被迫做出艱難的抉擇——離開那片曾經孕育並滋養過他們的故土,背井離鄉,淪為四處漂泊的流民。

這些失去家園和生計的人們,在流浪的道路上麵臨著諸多困境和挑戰。饑餓、寒冷、疾病等種種苦難如影隨形,讓他們的生存狀況愈發惡劣。

而在這種極度困苦的環境下,一些流民開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規模不等的群體。他們對明朝統治階層的不滿情緒逐漸積累,最終演變成反抗的力量,揭竿而起,組成了起義軍。

喜歡明末混日子請大家收藏:()明末混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欺耳 被關三年,出院後真千金虐哭全家 重生60:從撿漏工業廢墟開始致富 八零極品老太太,全家跪求不分家 讓你開拓浮島,你說魅魔更劃算? 玄幻:挖我骨殺我母?簽到帝骨我殺瘋了 心動違約報告 諸天:數值怪從北宋末年開始 七零,改嫁溫柔殘夫是個偏執狂 全球警告,那個男人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