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由太原鎮總兵董誌遠,原來是周軍門的副將,當初周軍門被調到京營時,極力推薦董誌遠為新任總兵,兵部最終特批通過。”
李若璉剛說完,周遇吉出列行禮。
“陛下,董誌遠此人弱冠之時就投筆從戎,一直跟隨臣左右,性格謹慎聰慧,為人極為忠誠勇敢,從萬曆年就跟隨臣鎮壓山西出現的逆賊、流民,完全依靠自己的軍功積累至今,太原鎮在臣手中訓練出不易,臣去京時向李邦華大人推薦董誌遠,由兵部審核通過後才可。”
“周愛卿,不必介懷,朕相信你,同時也相信你的眼光。”
朱由檢帶著笑意,他知道周遇吉是在為董誌遠和自己解釋。
大明一朝,武將調任後,極少由調任武將的副手提上來,一般都是異地調換。
田荊也出列回話。
“陛下,暗衛這邊也沒有發現董誌遠總兵有什麼劣跡。”
周遇吉在聽到田荊出來說話後,心中才鬆了一口氣。
“嗯,大同代王和潞州沈王呢?”
“根據多方賬冊,代王和沈王都有賣給八家下轄的許多商號煤炭等礦產物資。
但是根據暗衛同步來的信息,二王還有其他問題,諸如私開礦山,私賣煤炭,勾結官商售賣鹽茶等。”
朱由檢聽了心中有些興奮,即刻說道:“傳旨,命代王、沈王帶全族遷往鳳陽高牆,錦衣衛和暗衛聯合抄家,所有家產一律充公,每家留五萬兩銀子生活即可。”
鳳陽高牆也就是鳳陽陵墓,說白了就是丟到祖地圈禁,比在京的秦王還慘。
“陛下,二王下轄的宗室如何處置?”
“全部廢除,擢三司去核查,有罪嚴處,無罪者貶為百姓。”
如今陝山二省,這些藩王宗室幾乎被朱由檢一網打儘,以後這倆省能釋放出大量的土地資源,等大明國土局過來接手後,這兩省的百姓幾乎都能分到土地。
也能減少流民的產生,造反的苗頭就被化解。
“傳旨,擺駕大同。”
朱由檢低聲說著,陝西,山西的事基本上處置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大同和宣府的那些官員和武將!
太原距離大同不遠,經過一天的時間趕路。
在第二日中午,朱由檢出現在大同城中的巡撫衙門中。
“臣王繼謨叩見陛下。”大同總兵帶著眾多大大小小的官員跪拜在地。
“起來吧。”
朱由檢麵色帶著些冷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