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是位神采奕奕的老者,臨安府知府,雖已經年近八十,但身子硬朗帶著一股子英氣。
“嗬嗬,素聞王知府勤政愛民,自我等入城幾日,所聞所見本官當真對王知府佩服。”
溫體仁臉上帶著極致的尊敬,沒彆的眼前這個老知府自穆宗時臨安府土司作亂至今已曆經五朝,雖然官職不高,但若是論資曆,連當朝首輔袁可立都遜色三分。
“溫大人謬讚,食君祿,忠君事,老臣能力有限,能安一地之民已然是極限了。”王佐捋著胡須滿是謙遜。
“老大人,等安南戰事平息後,貞素定親自上書,為老大人請功。”秦良玉上前躬身一禮,對眼前的老者十分敬佩。
“哈哈,老夫已至花甲之年,隻要能看到臨安府的百姓生活安穩足矣,不求升官發財。
秦軍門,現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不知軍門想如何動兵?”
王佐大笑一聲說著,把話題轉向眼前比較急迫的事上。
三人隨即坐下來。
秦良玉作為西南軍鎮督師,眼底帶著擔憂道:“不瞞老大人,貞素眼下確實還未有良策,安南之地土司勢力繁雜,前去調查的錦衣衛收集到的信息有限···”
“秦軍門,這安南之地下官較為熟悉,我給您大致說下主要勢力吧。”
王佐捋著胡須思索著說道:“目前在安南北地共有三大主要勢力,其中最強的黎朝,乃是安南正統,但黎皇大權旁落在鄭氏家族手中,現在的家主名為鄭梉,外稱為鄭主。
其次為莫朝,乃黎朝早年權臣莫登庸後代建立,現在已歸屬鄭主;最後者是北河國,其國主是鄭氏家族的分支,目前也歸屬鄭主。
在往南便是黎朝權臣阮氏的廣南國,還有南蟠,華英,占城等小國。
根據老夫的線人彙報,目前鄭氏和阮氏正在進行戰爭,雙方拉扯戰數次,互有勝負,但廣南國有占城,華英,南蟠三個小國定力支持,雙方在實力上幾乎不分上下。”
“措爾小國竟然有如此多的勢力?”秦良玉在聽完大致情況後,秀眉擰在一起。
溫體仁斟酌片刻後開口問道:“老大人,您有什麼建議可以直接告訴我等。”
王佐臉上帶著些凝重:“溫大人,秦軍門,安南之地雖小,但其民風彪悍,若是我大明兵士貿然出擊,定會遭到他們聯合抵抗,屆時對我等極為不利,下官建議需用分化之法。”
“哦,老大人說來聽聽。”
“鄭主和阮主的戰爭雖說從年初才開始打,但是雙方早已在暗中準備多年,鄭主用黎皇的名義數次向北河國、莫朝征收高額賦稅,目前北河國主鄭放和莫朝國主莫霄頌早以不滿鄭主的橫征暴斂,咱們可以借此為突破口。”
“老大人,秦軍門,此事不可如此。”溫體仁看著二人道。
“溫大人有何見解?”秦良玉見溫體仁開口,趕忙詢問。
“嗬嗬,你忘了,咱們來此可是奉旨剿賊!而安南國黎朝之皇帝曾受我大明宣德帝襲封,咱們不可貿動,不然安南之事難為。”
秦良玉被溫體仁一提醒,突然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思路有些偏離。
溫體仁看著秦良玉的神情後笑道:“秦軍門莫慌,吾有一計,三月可定安南!”
喜歡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請大家收藏: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