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聞言後,開始念起來。
“九月初八,臣抵達淮安城,幫助漕運總督楊一鵬解決運河堵塞之事;其中原由是巡漕禦史呂陵和淮安知府範顏良勾結,指使淮安城中的漕幫以修城為由用大船運巨石,在行至淮安段運河時,將船底鑿漏,導致翻船,從而堵塞運河···
九月十日,臣抵達南京城,斬首錢謙益、張鳳翔二賊後,決定從應天府衛所軍田著手,細查後發現,五軍都督府大都督龍在田,勾結巡撫王應才,布政使李長庚,按察使曹櫻三人,侵占應天府軍田···
後遭未知身份的人物襲擊,最後在城外關押犯官的村子中設局引來一夥賊寇,審訊後,這些人乃是嘉靖朝時振武營的後輩···”
當王承恩把信中的內容都讀完後,朱由檢已經緊握雙拳。
“陛下,溫大人在南京抓到的犯官龍在田、李長庚,賊寇劉崗等全部押入詔獄。”
“這就我大明的官員!當真是又刷新了朕對他們看法的下限!”朱由檢忍不住冷笑道。
“巡撫,布政使,按察使,三位地方大員!竟然能聯手做出侵占境內軍田的事!好!好!好啊!”
朱由檢直接被氣笑了。
原本他一直認為這個時期的官員都是被那些富商圍獵,經不住誘惑才受賄,現在倒好,原來是三個地方大佬監守自盜!
更離譜的是,為了把那些侵占來的軍田實現利益最大化,他們還把軍田掛靠在太康伯的名下,有了皇親國戚這層身份的加持,所有私人化的軍田不用繳稅,同時還能成為拉攏每一個去南京任職官員的潛在福利。
即便朝廷在怎麼派人核查田地籍冊,幾乎都不會有什麼結果。
“擺架詔獄,朕去見見龍在田、李長庚。”
朱由檢說著,背手走出文淵閣。
帽兒胡同是北鎮撫司總部,同時也是大名鼎鼎的專理詔獄所在地。
“罪臣叩見吾皇!”龍在田和李長庚在看到一身龍袍的皇帝後,趕忙下跪行禮。
“龍在田,石屏龍朋舊寨人,天啟二年,阿迷州普名聲叛亂,侵擾石屏城,率鄉勇七百圍追堵截,大敗普名聲,保石屏安穩,其後率部隨軍征安效良、張世臣;
朕說的沒錯吧?”
龍在田聽到皇帝隨口說出自己的過往,他先是一愣,低著頭沉默下來。
“身為大明武將,朝廷調你入南京,不思進取,甘於淪為權貴之走狗,當真是失敗!
身為石屏人,你把龍世榮,陳鑒兩位先輩的臉丟儘了!”
朱由檢怒斥一聲後,龍在田低著頭的臉頰上出現兩行清淚。
“李長庚!萬曆四十四年任副都禦史巡撫山東,山東連年受災,饑民載道,盜賊蜂起。
一手傳檄安民,發糧賑災;一手帶兵剿匪,數月間擒獲山賊頭目張國柱、周堯德等,安撫餘黨,使山東漸趨平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