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裡加急?”朱由檢皺眉重複一句。
在大明,八百裡加急的條件一般隻有外地入侵或邊關告急的軍情才會動用。
“皇爺,是滿桂和孫祖壽聯合提報的緊急軍情!”
王承恩接過信箋,看著上麵的印章,遞到朱由檢手中。
朱由檢打開鐵盒子後,取出其中兩封書信。
一封是大同總兵官孫祖壽的書信,內容是說察哈爾林丹汗於十月十二日在歸化城以東的豐州城大敗土默特,卜失兔麾下三位大將戰死,察哈爾三萬大軍正在歸化城周邊劫掠,卜失兔派人到大同求援。
第二封信則是宣府總兵官滿桂發來的書信,林丹汗親率騎兵五萬人,猛攻大同新平堡和宣府新河口堡,滿桂緊急調派大軍進行防守,敵我雙方目前處於僵持階段。
朱由檢剛把兩份書信看完。
袁可立和孫承宗就出現在文淵閣中。
“陛下,孫祖壽和滿桂的軍情您看到了吧?”
袁可立語氣急促的詢問道。
關於軍情方麵的八百裡加急,一般都是兩份,一份給內閣,一份給皇帝。
做到重大軍情信息同步,避免皇帝和內閣出現信息斷層。
“朕剛看完,二位愛卿怎麼看?”
朱由檢把信箋放下,背手起身來到地圖前。
“陛下,此事有三點蹊蹺之處!”
“第一,我朝雖然關閉了對察哈爾的互市,但是暗衛通商司的人還是有和他們進行商品交易的,眼下林丹汗還不至於急缺什麼物資。
第二,之前建奴在薊鎮破關,根據戰後調查,察哈爾是有派兵參與的,陛下說過此事先不追究,林丹汗也派了使者來京試探,老臣親自接見的,按照常理來說,我大明朝沒有停止和察哈爾的商品交易,就已經給林丹汗麵子了。
第三,如今草原上已經下過一場小雪,按照蒙古人的習慣來看,他們此時應該不會發動戰事才對。
結合以上三點,林丹汗突然出兵發動戰爭,老臣猜測,極有可能和南京有關。”
朱由檢聽完袁可立的分析,心裡對這個老臣極為佩服。
僅靠已知的信息,通過分析後就能得出結論,這種能力確實厲害。
“袁愛卿說的沒錯,林丹汗突然動兵確實和南京有關,你們看看這個。”
朱由檢說著,從懷中拿出劉太妃交給自己的信。
袁、孫二人看完書信後,瞬間滿是怒意!
“陛下!老臣請旨,命人將福王拿入京中問話!”
孫承宗的暴脾氣瞬間顯露出來。
“陛下,老臣讚成!”
朱由檢看著兩位老臣,淡淡一笑。
“二位愛卿莫急,朕有個想法···”
當朱由檢說完後,袁可立和孫承宗都愣住了。
“陛下,此舉是不是有些不妥?”
“是啊,陛下,這麼做容易造成朝局混亂,眼下正是多事之秋···”
“不,朕覺得隻有此法才能試出來他們到底想乾什麼,他們不是想讓朕死嗎?那朕索性就隨了他們的意。
剛好這皇宮朕也呆膩了,出去轉轉也是不錯。”
袁可立一看皇帝是認真的,到嘴邊的話,也咽下去。
皇帝的性子他清楚,決定的事,自己就是磨破嘴也勸不回來。
“好了,此事就這麼定了。”
“在說說察哈爾的問題吧,林丹汗三番五次的在邊境蹦躂,這次朕準備狠揍他,必須要他知道疼。
內閣把察哈爾襲擾邊境的事放出去,同時把第三軍和十六軍調回,至於第六軍高傑部依舊留在杭州府;
另外,等黃得功盧象升二部回京後,調集所有精銳大軍,開赴大同、宣府,這次必須把林丹汗的五萬騎兵埋在長城外!”
“陛下,把第三軍和十六軍調回,那南京方麵怎麼辦?若是情況有變,高傑的第六軍隻有一萬餘人,他扛得住嗎?